给予的故事教学反思(2)
时间: 06-12
作者:罗飞林
栏目:反思
一、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整节课我与学生们一起沉浸在文本氛围中,用时而激昂的语调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只有坚强的人,在磨难面前才有搏斗的勇气;关键时刻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时而用低沉的话语引发学生思考:问问自己,该怎么办?时而又声情并茂地问:在生和死之间做出选择,难不难?教师的角色进入感染了学生,再加上语言时徐时缓、时高时低、时而激昂时而抒情,起到好处渲染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沉浸其中而不自拔。
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近年来,语文教学出现了“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的现象,教师过分注重了情感教育,思想教育而忽略了书本教育,脱离了文本的语文课就丧失了“语文味”。所以本课教学我力求做到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从文本中感悟故事的道理。在备课时,将文本教学设计成以第一、四自然段为主,以二、五、六自然段为辅的教学结构,做到在教学中合理安排环节,既把握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并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环节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出去,从初始理解“给予”就是关心、帮助、给;到学习结束后从更深的层面认识到“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是“给予”的升华,感悟到“一壶救命水”的代代相传也正说明了“给予”精神的代代传承,而他们,就是传承这种精神的载体。
有了这样的思想依托,教学时比较好的达到了教学效果,使学生感悟了文本,明白了道理。当然,在过程一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会再次认真反思,及时改正缺点,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努力做到语文课既重人文性,又重工具性,让我的语文课堂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