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反思(2)

时间: 06-12 作者:刘斌 栏目:反思

当我拿到这篇课文时,首先关注的是课文的题目——《跟踪台风的卫星》,我认为应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卫星”身上,而不应该放在“跟踪”上,否则,课题为什么不叫做“卫星跟踪台风”呢?而要想突出卫星的本领,则先要大力宣扬台风的狂傲,这或许叫水涨船高吧。课题“跟踪台风的卫星”是一个偏正词组,中心词是“卫星”,但卫星(本文指的是人造卫星)就是一种根据特定需要设定程序,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行的物体,因其功能的不同有许多类型。而前面的修饰语“跟踪”则定出了“卫星”的性质、作用。所以,我认为“跟踪”一词是题眼,以此切入更能突出这种卫星的特点——监控、报告台风情况。并且,由“跟踪”开课,可以推知卫星和台风间会有一番较量,还能引发学生对二者斗争追索的悬念。因此在开课时,我着眼于“跟踪”一词,让学生体会和了解跟踪的含义,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去解决。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很浓,很快地就理解了“跟踪”一词的含义。

“跟踪”仅仅只是卫星的功能之一,为避免迂回和偏离,我考虑另一个切入点。那就是“凶猛、狂暴的台风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这一切对卫星的跟踪工作有影响吗?”这一个问题的容量很大:“凶猛、狂暴的台风”可促使学生去文中研究台风的性格特点,同时教师相机播放有关台风的课件,让学生对台风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感受到台风的狂暴、凶猛;“使出浑身解数”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台风是如何摆脱卫星的跟踪的;“卫星的跟踪工作”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卫星是如何跟踪台风;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考虑,则突出了卫星的高明、性能优越等特点。这样做的落脚点在“卫星”身上,这样就更加切合文章的中心了。

在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读,我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晓畅直至提高。并且在读中相机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抓住重点词再深入研读。这样一来,就简化了头绪,直奔重点,所以一节课的效率显得很高。我注重让学生读,但采用的教学方法变换得不够多.


反思三: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反思

课文写了台风和气象卫星的三次较量,用台风的“大”和“气象卫星的“小”;台风的“怒”,气象卫星的“笑”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貌似强大的台风实际上是“软弱”的,而看起来渺小的卫星实际上却是威力无比的。

我教学第二课时,本课时我定下的教学目标是: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3、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在备课中,我考虑到孩子们对于台风与卫星这两个事物不了解,甚至很陌生,更别说是让孩子们喜欢上这个他们不懂、不明白的事物。因此如何去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并爱上他,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于是我抓住这篇文章的文体——科学童话故事来入手。孩子们喜欢听童话故事,爱看童话故事也爱读童话故事。我便利用孩子们这一年龄段学习特点,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台风和卫星,通过双方之间的对话,让孩子们在读中感悟到任务的性格特点,抓住台风语态、气势的变化,突出卫星的重要作用,,通过台风在有卫星前和有卫星后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对比,再次突出卫星的作用重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孩子在读中深深地记住了小卫星能战胜大台风的概念,从而激发学生从喜爱卫星到爱上科学发明创造的情感。
为你推荐
201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