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反思

时间: 06-12 作者:欧阳伟 栏目:反思
反思一: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反思

上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古诗后,经过反思,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注重图文结合。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课始,我出示了插图,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图上画的的情景,这样一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孩子们预习的情况,方便后面的教学。

2.注重诵读指导。语文教学注重以读为主。古诗教学中的读更为重要,只有进入诗歌意境的最高层次的读诗境界,才能领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所以,我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读诗的训练。初读古诗,让学生大至的了解。其次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带着感情读,感悟升华。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具备一下子就能分析诗意的能力。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去悟情,而学生只有在真正悟情了才会读出诗中的情感,古诗的韵味。我想“熟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个道理吧。整个过程,力争做到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出感觉,读出魅力!

3.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以问题为主线,放手让他们自学。自学过程中,先让他们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进行合作学习。这样经过小组的智慧,就能更好的完成知诗意、悟诗情这一环节。

4.注重评价语言的创造性、激励性。课堂中,老师的评价语言富有创造性,评价就成为激励学生的钥匙,使欲说还羞的学生放胆直言,把偏激的想法不露痕迹的送上正道,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样才能使课堂富有活力,学生如沐春风。在这节课中,我对学生的评价语言特别用心,比如指导学生诵读“天寒白屋贫”时,我对学生的评价是:“你读出了贫穷的味道”、“贫穷的味道更浓厚了”、“我仿佛看到这户贫穷的人家了”。在这样的评价下,孩子们也是越读越有感情,越读越有滋味。

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朗读能力等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的细节方面还做得不够理想,在朗读指导上还未十分到位,希望以后在教学上能多研究,多琢磨,让古诗教学更具有魅力,使学生爱上古诗,感受中国诗歌文化的灿烂。

 
反思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反思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的情景。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让学生孤立地去理解诗句会比较乏味。所以,课题引入后,我就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教学设计中表现为“这些都是古诗里面所写到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吗?”。老师在放的过程中,学生所进行的是具有创新性质的发散思维。在学生短暂的发散思维后,有探讨意义的问题果然在学生中产生了:图中头带斗笠,身披蓑衣的老人是谁?当时,有几个耍小聪明的同学就认为:既然古诗是诗人写的,那么最有可能图中的老人是诗人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