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建工作汇报材料(7)
时间: 05-19
作者:许建英
栏目:事迹材料
开展流动党员勤劳致富能手和遵纪守法党员评选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在深圳建立了1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建立了机关党员“1+1”帮扶困难党员的帮扶机制,筹集了10000元的帮扶资金,并为50名困难党员技术培训和参加就业提供援助。
我镇对外出流动党员成功人士每年召开2次座谈会,积极倡导外出流动党员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颁发荣誉证书,为其返乡创业搭建平台,增强流动党员成功人士的成就感、归属感、荣誉感,并在土地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龙潭村流动党员林术平把在外聚集的100多万元资金投资家乡,新建成龙潭休闲山庄。亭子村张小平引资近1000万元在本村发展种养业,切实解决了本镇下岗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带动和促进了竹园经济的发展。
三是采取双向互动,探索建立城乡合作的互帮互助机制。组织城镇周边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5个村和5个偏远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4个县属部门党组织和13个镇属单位党组织与支部开展了联线活动。
开展了“三进三同三个一”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中层以上党员干部每月坚持进村入户,吃住在农户家中,并参与劳动,时间不得少于两天。结合开展“干部大走访”攻坚行动,领导干部进村走访率达100%;走访企业15户;帮助企业、村居、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0余件(次)。近两年来,无到市、进京上访事件。
(二)认真落实“三万计划”·
#p#副标题#e#
1.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2010年分配到我镇的大学生“村官”共3名,2010年分配有4名。镇党委严格执行不截留大学生村官的规定,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工作管理,制定了村官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学习、工作、管理、教育、培养、考核、任用等制度。分别落实7名镇党委成员对7名大学生“村官”实行“一对一”传、帮、带。去年安排的3名大学生村官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草坪村大学生村官为民办了10件实事,岔河村大学生村官积极为村民做好8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2.“三支”人员情况。我镇按照要求共选派了支农人员7名。一是引导先进理念。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导村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领头雁、排头兵作用。二是加大农业新品种、规模化种植的引进推广力度。建立了竹园镇北部谷物种植合作社,推广了马铃薯5号,水稻花香7号,玉米东单80号等多个新农作物品种。同时在建设村引资建立了近30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扩大了农民的增收空间。
3.选派驻村人员情况。一是我镇共选派了机关干部驻村人员18名,其中有7名同时是选派的“三支人员”,11名同志兼任指导员或村主任助理,人员构成中有副调研员2名,后备干部3名,年轻干部13名。二是选派驻村干部为全职村干部,坚持“六个不许”。除人事、工资和福利待遇外,其余方面与镇机关完全脱钩,实行村全面考核。三是重视从基层一线出实绩、出干部。通过给他们压担子,给舞台,让机会,打造“业绩在一线创造,才干在一线展示,人才在一线培养”的新格局。
(三)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开展情况
一是狠抓落实,将“三项制度”的落实情况纳入村干部考核机制。各村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满意度测评。在测评中,坚持把“三项制度”的开展情况作为村级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是积极探索和拓宽“三项制度”的开展形式。除建立了村支书、主任、会计、计生专干、大学生“村官”周一至周五轮流值班接访,周六召开碰头会制度外,积极拓宽听取群众意见、处理村民纠纷的渠道,如加设村民投诉电话;每个社设立村民意见箱,定期收集村民信件并进行集中处理;运用村广播、村信息公开栏等多个载体将有关矛盾、案件处理情况进行通报,确保有关信息能及时公开。在开展“三项制度”工作中,镇委书记、人大主席、镇长每周实行一、三、五接待制度,其他班子成员每月两次开展进村入户走访活动,中层干部每月三次开展进村入户专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