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时间: 03-26 作者:张英杰 栏目:反思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一:

    《最小公倍数》一课的教学给我的感触颇深,震撼很大。现将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能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学前,我了解了学生在这节课前已有的知识背景,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答,然后汇报个性化的解题方法。在不断的交流汇报中,学生发现了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教师又让学生举实例进行验证。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是它们中的较大数。再应用这一发现进行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比较、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在教学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每组数最小公倍数有什么不同?学生在经历求的过程后,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汇报自己的想法,把被动的认知改成了主动探究。在教学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时,教师出示了求20和48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尝试后,小组讨论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探索中,学生发现了新知识的特点,又在不断的比较中,知道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异同。就这样,在整理、归纳、交流的活动中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堂课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存在不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比较紧张,对这么大的场面缺乏实际经验,漏洞较多。
    1、对学生的表扬、激励性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真正起到多大作用。
    2、开头的引入比较牵强,由于师生紧张,走了弯路。应深入研究,因为开头的引入很重要。
    3、过渡语的使用教师进行了精心设计,但对于课堂教学没多大的激励作用。应用朴实的语言。
    4、第1个例题让学生板演,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方法,不应该这样操作,应鼓励学生用更多的方法。
    5、“说一说”的内容没必要让学生讨论,应让学生充分说,展示个性化的思路。
    6、“议一议”的内容时间不够充分,没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地讨论。
    7、多媒体的使用缺乏实效性,用小黑板比较合适。
    8、对“教材建议”理解的不到位,“说一说”和“议一议”不一样,“求”和“计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解不到位。
    9、对于“新授内容”可以让学生说,教师板书,起到强化知识的作用。
    10、教师课堂应注意语言的精炼,如7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师问:为什么?这样问不合适。应问: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充分研究教材,多与同伴交流、合作,真正领会冀教版教 材编者的意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一步。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二:

    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整除部分的难点,它抽象不易理解,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联系较小。在以往几轮的教学中,为达到让学生明白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的目的,我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教学思路,但效果都不太理想,于是今年我又进行了深入地探究,真的有所顿悟,一节课下来,从孩子们兴奋的表情中,我感到许久未曾有过的轻松,多年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为你推荐
201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