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15岁女孩传奇,斗嘴炼成演说
如果正常的童年是指吵闹、亢奋、一天玩10小时的电动游戏、看一大堆电视卡通……那么,邹奇奇没有一个正常的童年。邹奇奇3岁开始阅读、4岁开始写故事、8岁出版32万故事集、10岁风靡全美成为“小小演讲家”、13岁出书讽刺小布什的政治生涯、15岁给美国哈佛师生演讲。这朵美国文坛的奇葩,是如何做到的呢?
斗嘴发现语言天赋
1997年出生的邹奇奇是中捷混血,妈妈邹灿是中国四川人,爸爸约翰·史维泰克是捷克人,他们一家居住在美国华盛顿。
和许多跨国家庭一样,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约翰和邹灿的意见有了分歧。
身为西方人,约翰提倡让孩子自由成长,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然而邹灿不同意,她认为孩子从小就需要管教,否则许多观念和思想都会偏差。
因此,在奇奇很小的时候,邹灿就开始训练她“听话”,可是她发现,小奇奇的性格遗传了自己四川辣妹子的“火暴”。只要稍微不如意,才1岁多的她就会叽里呱啦说一大堆别人听不懂的话,以示抗议。
邹奇奇2岁时,有一天她吃蛋糕,蛋糕屑掉了一地,妈妈很生气,上前训了她几句。这时,还不到桌子高的邹奇奇大声反驳说:“你干吗那么大声骂我?奇奇肚子饿,要吃东西!”
邹灿一愣,继而故意高声说:“那你为什么要把地板弄脏?妈妈刚刚擦完地板,现在又要重新擦一遍。”
不料,奇奇仍然没有示弱,她用更大的声音说:“因为我只是一个小孩啊,我还那么小!你又没有带好我!”
当时邹灿就震惊了,女儿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令她汗颜,同时她也感觉很惊喜,觉得女儿在语言天赋很出色。
邹灿开始了自己的
计划。她的方法非常独特,就是常常逗女儿和自己“斗嘴”。比如故意提一些刁难的问题、提过分的要求去刺激小奇奇,激发她的“斗志”。
饭前忘记洗手、多吃了一块糖、把玩具乱放……这些都是母女俩每天斗嘴的理由。邹灿的语速快,噼里啪啦就说了一大堆话,可是奇奇并不害怕,相反气焰一直很高,尽管常常词不达意,但每次都能坚持到最后,都想斗赢。
邹奇奇3岁生日时,她说想要全套正版的芭比娃娃,遭到拒绝后,她开始据理力争。
邹奇奇站在妈妈面前,理直气壮地说:“隔壁的丽莎有芭比娃娃,我没有!”邹灿说:“可是你有整套的童话故事,丽莎可没有。”
这时,一般小孩都会说“我不要童话故事书了,我现在想要芭比娃娃”,然而奇奇却对妈妈说:“丽莎没有故事书是因为她没向她妈妈争取,故事书我也要,芭比娃娃我也要!”面对聪明的女儿,邹灿无奈,最终只好给女儿买了芭比娃娃。
除了争取自己的利益,在对事情的看法上,奇奇也会跟妈妈一争高下。比如妈妈刚说雨水是上帝的眼泪,她就说雪花则是上帝的头屑。邹灿责怪她把这么美好的东西形容得太丑,但奇奇坚持自己的想法,还亲自写了一封信到华盛顿气象局问局长,结果局长称赞了她的想法。
除了斗嘴训练语言组织能力,认字能力和书写能力邹灿也没有让女儿落下。平时和奇奇上街时,邹灿捉住一切机会教她识字,广告牌、公交牌、快餐店的点餐牌,都是现成的教学工具。邹奇奇认字非常快,几乎过目不忘,3岁就能写简单的日记了。
故事培养写作能力
随着邹奇奇认识的字越来越多,邹灿开始培养她写故事,常常有意识地引导她编故事,令邹奇奇的创造思维越来越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