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的教学反思(2)

时间: 01-09 作者:王启任 栏目:反思
    1、在观察思考中感受对称美
    在孩子们初步建立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之后,教师紧接着通过三幅图来完善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由直观的动手操作过渡到在头脑中想一想,折一折。这无疑对学生提高了要求,孩子们的判断到底是否正确呢?请电脑帮助折一折,验证一下孩子们的猜想,可以横着折一折,也可以竖着折一折,孩子们的认知结构逐步得到完善。
    判断几何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是教学的难点。如果教师提供具体的几何图形给学生,这无疑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因此我在教学时,利用媒体展现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去自主建构交流,最后利用媒体演示“对折——重合”的过程。在课堂上,当孩子们看到媒体的演示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那种成功体验油然而生;当孩子们的想法出现有争议时,媒体的演示又很好地突破了孩子们认识上的难点。
    2、在操作欣赏中感悟对称美
    俗话说的好:“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好。”在学生充分感知了轴对称图形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来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维得到对新知识的理解、顿悟。在整个动手操作、再交流展示、最后媒体演示剪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了轴对称图形的形成,感受到了对称图形的内在美。通过欣赏中华民族传统的剪纸艺术,使学生在欣赏漂亮图案的同时体验着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整堂课教师将学生的观察思考操作过程与媒体的演示过程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体验着轴对称图形的美,享受着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轴对称的教学反思四:

    轴对称图形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堂课,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思考、交流、讨论等等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并在自主探索中体会到探索之趣,成功之乐,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更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从以下几个途径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和效果。
    一、从直观引入,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具体化,学生较易理解,得到了初步感知。
    二、动手操作充分,通过对各种图形的折、画、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对称轴的含义。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知觉感官来学习知识,整个教学活动中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判断正方形、圆形等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中,学生自主探索,探究,理解了对称轴的意义,同时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现了有的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可能是1条、2条、3条……无数条。
  整节课的安排,努力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原则。教师只是对概念的引入加以指导以及对整个教学流程加以控制,其余都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操作、联想;讨论、口述,这样将有利于每位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耳闻、目睹,各种器官并用,使全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其中动手操作不仅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求知状态,从而创设良好的求知氛围,这样将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与掌握新知识。我认为,在经历了亲自探索、讨论交流、相互启迪的过程后,每位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都将得到提高,最终将达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教育目的。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