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4)

时间: 01-16 作者:马梦丹 栏目:心得体会

学校行政周末点评制度促教师个体学习与反思。每周星期五会上,学校行政都把深入到教研组、课堂听课、评课的情况及交流、查阅教师读书笔记的情况作一一点评,让教师的经验得到共享,让大家获得有益的启示;让其他教师少走弯路,促进大家自觉地反思,主动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更积极地、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三、实现各科常规教研——促进同伴互助

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我们通过“分管行政——教研组长——学科教师”组成的纵向联系开展校本教研,学校明确职责、制定计划、建立联系、操作实施、分级管理、相互制约、相互督促又协调发展。各教研组均制定详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要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

各组在校本教研中,变课堂为问题研究的活水源头,变教师为研究者,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共同进步。比如我校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在课堂教学中发现:课前设计了很好的教学流程,结果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不力,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为此,他们确立了校本教研课题“如何进行低年级语文课堂的组织教学”。组长欧资慧围绕课题先后组织组员学习了多篇理论文章,并以唐廷艳老师的研究课为载体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和途径。经过多轮的听、评及反思,摸索出了低年级语文课堂的组织教学形式,课堂调控手段。如教师目光、语言、声音的变化,手势语、体态语的运用等方式组织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该组教师通过校本教研深刻地感受到以组为本的教研活动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在同伴的研讨辩论中学会了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实践能力和钻研水平。集体备课为同伴互助搭建了快捷的桥梁。我校近年来大胆探索了集体备课这一校本教研方式,小组成员轮流承担备课任务,主备课人提前准备好教学设计,然后在组内说课、交流、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再交组长查阅,之后上交教导处复查,合格后统一复印,分发到组内教师手中,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上课。上之前要求认真学习,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实际增加和删减,进行再创新,反对不加修改不切实际的盲从作风,课后及时作反思记录。这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活动的开展,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每位教师驾驭新课堂的能力,有效地解决了新老教师之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形成了良好的带动效应。

师徒结队活动是促进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有效策略。学校每学期为教师选聘一名师傅,学员和师傅共同研究同一课题,互相之间听课每月不少于四节,共同参与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建立帮扶档案,记录被帮扶教师成长的过程。学期末依据骨干教师考评细则,通过考查被帮扶对象成长情况记入师傅的业务考评。现在,多数师徒都在不同层面上发展,共同成长为课改的骨干,学校的中坚力量。

校本教研观摩活动是促进同伴互助的有效途径。学校每学期都举办全校性的校本教研观摩活动,推出学科特色研讨课和校本课程研究课等,教师可以跨学科跨年级听课,有目的地选择听课教师及班级,然后参与课后的集体研讨,这样有效地实现了同一学科低年级和中高年级教学理念的接轨,也实现不同学科间教学思想的融会贯通。我们的目的是引领各教研组真实开展问题研究,指导一种方法: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探究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明确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突出课题研究——促进专业引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