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会写也写不出一篇让人记忆深刻的文章。可是一艘“乌篷船”却慢慢驶入了我的视野中......
“篷是半圆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上涂黑色。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些透明……”
整个一艘乌篷船,便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我再写作文时,就知道要简单明了。让人一看便觉得写得很美,可以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才可以让人百读不厌。就想让人亟不可待去试一试,描写得还要细致,抓住每一个小细节。我每次写作文都按照这些去写,作文果然提高了一些。真要感谢乌篷船,也要感谢它的作者周作人。
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景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寥和白殇,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仓中拿出随笔来看,或是冲一杯清茶喝。
这段是浙东的景物描写。文中描述的故乡的点点滴滴和乡土风情,总是跃然纸上。写任何景物都要尽力把它们写活了,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那肯定是再好不过。写的东西还要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就像这段,故乡像肉体上一种擦不去的符咒。不过闪耀的灵光,如影随形。我有试着这样做,作文又提高了一些,真是感谢周作人。
但是令我诧异的是,一个开头,一个结尾。“子荣君”“岂明于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夜,于北京。”
子荣就是周作人的笔名,也就是说这是一篇给自己的文章。他在文中极力淡化对故乡的眷念,却在另一方面表现出对家乡草木,风土熟悉至入微的思念,凸现着感情的丰膄沉眷,显示一股深情。
他能面对自己的不足,在文中指出。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我可以把缺点写在信或者作文上,发送给自己。这样不仅可以改正自己的缺点,还有利于提高作文能力。真感谢周作人。
我现在的作文有所提高,这不仅仅是那一边《乌篷船》,更是那一种敢于面对自己的精神,一直鼓励我。
几十年后,有一位学生念道:“夜间睡在轮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算是理想的行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