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听课反思(2)

时间: 08-06 作者:杜若磐 栏目:反思

   1、结合课前预习情况,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结合课后练习填空。

   2,默读体会。因为在后面的教学中重点是抓住钱学森说的两次话来教学的,其他地方照顾得就比较少,所以我想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有再一次熟悉课文的机会,同时把课文中一些非重点也一带而过。

   学习钱学森的两句话。

  《钱学森》一文是一首净化学生灵魂的赞美诗,是一曲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交响乐!在上这篇课文时,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对钱学森所说的两段话的反复朗读,感受他的爱国之心,因此,我抓住:“美国享受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跟在冯卡门身边的前途无量和“钱学森坚决要求回国。”作对比,使学生体会钱学森坚决要求回国意志的坚定。

  学生自读自悟,画出最能表现钱学森的语言描写的句字,朗读品味,畅谈感悟。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相机引导,主要抓住以下几点进行点拨:

  交流语句之一:“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首先通过交流,让学生从钱学森在美国富裕的生活、优越的条件与他话语的联系中产生困惑。我巧妙地设计了一组关联词的说话训练:选取一组关联词,请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钱学森是怎样想的?这一环节是想通过交际情境促进角色转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的情感与钱学森的情感产生共鸣共振。这时,学生再来读这一段话,使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钱学森的殷殷赤子情。

  交流语句之二:“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要求学生用心读,反复读,好好感悟。抓住“应当”一词知道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责任一种职责。这里有设计了第二个说话训练:如果你也是那些留学生中的一员,你会支持钱学森的决定吗?你认为他回国值不值得?这个问题的创设,不仅是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更能体现出钱学森这一颗拳拳报国之心的强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时,我努力使钱学森的爱国情结与孩子们生活中的爱国情结融为一体;在讨论中使学生了解到钱学森能够放弃优厚的待遇坚决回国的崇高的爱国情结,学生的爱国情结觉醒,爱国热情迸发!

  课上完了,听着孩子们一句句因感动而激情的语言,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因敬佩而严肃的小脸,我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静。钱学森离我们的生活很远远,但是现在,孩子们一个个被钱学森强烈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篇三:《钱学森》教学反思


    钱学森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怎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他内心强烈的爱国情感,并且深刻感悟他那高大的形象?教学前,我认真研读教材,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再三权衡,最终决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人物的深层对话。 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课外资料的补充恰到好处。 例如在引导学生感悟钱学森和外国留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情怀时,补充了钱学森写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以及钱学森的母亲在病床前写下的一首诗,透过饱含深情的文字,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感悟了钱学森的内心世界。因有了这些资料的合理补充,学生的感悟是多元的,体验是深刻的,感情是自然的,这从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可见一斑。恰当补充课外资源,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克服了文本的不足。 第二,紧扣“爱国”这一中心,重点突出。 一篇文章最忌讳的就是支离破碎的分析,教学时,我没有一段一段地教,而是抓住“爱国”这一中心,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魂牵梦绕之情。学生在一遍一遍诵读,一次一次自主表达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语言,走进了文本,更一步步体验文中的情感主线——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教学难点——理解钱学森的两句话,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三、朗读指导方法多样。 在指导朗读钱学森的两句话的过程中,我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迁移,用教师的鼓励、引导,让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和抓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方法展开,极好地帮助学生感悟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浑然天成,不留痕迹。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采用了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读等朗读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利于学生感受钱学森的浓浓爱国情怀,给学生的情感之火再添“干柴”。 第三,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