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时间: 08-12 作者:刘明杨 栏目:反思

篇一: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本文语言虽然直白,但是条理十分清晰,描写具体生动。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来把握外洞、孔隙和内洞的特点。另外,我还大胆尝试了各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触:
    一、对于这篇文章的讲解,我大胆尝试、创新。在没有预习本课之前,我先打开班班通,给学生放了《记金华的双龙洞》音频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段音频。然后让学生谈谈听到了哪些内容。在听完第一遍的时候,有十几位学生谈了感受。然后我又放了一遍,又有二十几位同学要谈感受。此时,学生基本上把本课的重点都说出来了。我很高兴,因为达到了我理想的效果。我发现这种尝试还是不错的。先让学生听文章,再讲,这样比直接讲学生接受得快,印象更深。
    二、这是一篇游记,讲课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游览顺序。这也为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做准备。因此,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作者的游览路线是什么?圈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词。”学生们先自学后小组交流讨论作者的游览路线。紧接着,我又设计一道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幅游览图,注意内洞、外洞、孔隙的画法”。通过这道题,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理解了本课。另外,学生更容易掌握每个洞的特点。
    从本课的学习来看,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时间还是有点紧。学生读的时间还是有点少,像孔隙、内洞两个自然段应该反复读,细细品味他们的特点。这节课,也使我领悟到: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的教学。让孩子们在语言里感受想象的美丽,在文字里享受体验的乐趣,是多么有意思的快乐学习!


篇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上《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的时候,我着重关注情境教学这个对自己来说还不是很熟悉的领域。众所周知,情境导入的方法比较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方式也比较受学生欢迎。可是过去大多情况我只是把这个彩抹亮了开课前的几分钟,例如:讲故事. 看动画.听导游介绍,有时也把一些情境教学用在拓展活动方面,如扮演小记者.辩论赛……
  如何让情境教学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整节课都活跃在老师悉心创造的氛围.情境中,恐怕最辛苦的环节莫过于教学设计了,在设计整堂课之前,熟悉和挖掘教材自然不必多言。只有在此基础上老师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就如同导演设计一个好的剧本一样,让学生像演员一样在你创造好的剧本中积极主动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同时又有自己灵活发挥和再度创造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我看电视的时候发现现在很多综艺节目很不错,像各种挑战啊.夺标啊,我觉得很能吸引人,同时又能够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所以,《记金华的双龙洞》节课就被我设计成为一次夺标旅游。让学生在游玩.探索的过程中去感受.去理解.去学习。
  在过去课堂驾驭能力不够的时候,我往往设计好思路让学生跟着一步一步达到教学目的,不敢越雷池半步,甚至学生稍微哪个步子跨大了一点,都害怕自己慌了阵脚。现在我觉得:既然给了孩子足够的发挥和创造空间,就要积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时候老师的基本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能否收放自如,灵活驾驭,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整堂课成功与否的另一关键因素。相反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近似荒谬的想法或见解让大家出乎意料时,老师若能以巧妙或者幽默的方法灵活以对,这种教育机智更是一大看点。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一些细小的环节,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语言。力求生活化.通俗化贴近孩子们与他们取得共鸣,会让孩子少些反感,多些激情;力求创设一种没有学生与老师这种概念的境界。在这节课中,老师和孩子都是剧本中的一个演员,只是各自分工不同罢了,学生是游客挑战者,老师是导游,这样一来,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高低的界限,有的只是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从口语交际.情感体验.合作探究这一块着手。例如:调查问卷是教育让学生做什么事都得有计划,即使是游玩,也要有所收获。课文的两条线索,都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方法:自主制定旅游线路图,使得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角色,积极的寻找课文中作者的旅游路线,一下子就了解了文章的明线,而整堂课快结束时在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小溪流水线路图,则让学生发现了文章的暗线。路上的美景,则着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伴随《春之声》的音乐去感受,对于没去过的新地方,学生一定是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进去探险。所以放手让他们进去自己游玩,大致了解双龙洞的特点(这一段是看录像,运用多媒体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如何详细了解双龙洞各部分的特点,这一部分需要老师引导,于是我采用协助导游完成绘制双龙洞地形图任务:一是打破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界限,不能让他们感觉老是他们在那里挑战这个挑战那个辛苦得很,而导游也就是老师很逍遥。二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帮助老师,大家一边看.一边找.一边讨论.一边画,师生融洽,不知不觉地了解了双龙洞的各部分的主要特点,完成了教学目标。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体验内洞奇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看着老师出示的未命名的钟乳石图片,说一说钟乳石的样子,给它取个名字,有的说“定海神针”“牛郎织女”“擎天一柱”“碧海云潭”,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孔隙这一段是文章的重难点,我主要引导学生从船小.乘坐方式独特以及乘船时的感受去体会孔隙的低小,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相结合,去读.去评.去想象.去感受,让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感受到孔隙的特点。
  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赏识,一个专注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击掌,都是对学生极大的鼓励,旅游结束的“致全体小朋友的一封信”中,称赞他们在这次夺标旅游活动中表现突出,学会了合作学习,绘制了非常有价值的双龙洞旅游线路图及地形图,他们已经成为小旅游家.小探险家.小绘图专家.小科学家了。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发掘自己的闪光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满足感和自我肯定中结束学习。
  课堂中重视体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努力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但是由于本课知识点较多,一课时时间又比较紧张,所以安排朗读与指导朗读的安排就显得少了些,文本对话体现得还不够,如果能用两课时安排进度慢一点,带着学生细细体会.感悟文章本身语言文字的优美,对于丰富他们的情感.学习写作都会有更大的帮助。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