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气》教后反思

时间: 07-10 作者:洪弯弯 栏目:反思

篇一:《花的勇气》教后反思

    作家冯骥才这篇文章写得文质兼美,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是并不容易读懂其中韵味,没有老师的引导必将流于肤浅。
    根据这三条线索,我决定以一条明线牵出其他两条暗线,引领学生读懂全文。
    关于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反复研读教材时我发现,文章语言很美,带领学生咀嚼语言,感受语言,欣赏提炼语言,应该是这一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我选择了与文本对话的教学思路。摒弃花哨与形式,展现语言本身的魅力。
    在提炼板书的时候,我发现作者感情的变化都可以用两字词语表达,那么,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可不可以用三字词比较准确的表达呢?如果可以的话,不就可以作一首琅琅上口的五言古体诗了吗?这样,既能清晰地理清线索,读懂文章,又因为语言的精确表达需要提炼字词使学生得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三得。照此思路,便有了一首五言律诗,又延伸出了一首七言律诗和自由体诗。诗来源于课文,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提炼文字升华为诗歌,老师引领学生边读边提炼推敲词语,最后连缀成诗,水到渠成。诗与文的较为完美的结合,我自认为是这一课的成功之处。
    也有遗憾,比如,我让学生预习课文,反复朗读,并作了读书评注,很多同学的思考见解颇有见地,可惜留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时间少了些。有几处课文的随机朗读,做了些相应的指导,但自我感觉还是稍显单薄。
    师生交流随堂板书如下:
    爱花    寻花    盼花    赏花    赞花
    失望    欣喜    遗憾    惊奇    震撼
    不见花  草下满  花不发  已烂漫  勇气嘉
    五言律诗如下:
    花的勇气
    四一班全体师生
    失望不见花,
    欣喜草下满。
    遗憾花不发,
    惊奇已烂漫。
    震撼勇气嘉,
    风雨笑傲然。
    七言律诗如下:
    (加了两个字,虽然看起来有点打油诗的味道,但自以为仍不失格律诗的韵味和语文的情趣。)
    花的勇气
    四一班全体师生
    爱花失望不见花,
    寻花欣喜草下满。
    盼花遗憾花不发,
    赏花惊奇已烂漫。


篇二:《花的勇气》教学反思

    《花的勇气》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这篇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的一块绿地上看到的三幅画面,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感受。课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主要线索,以三幅不同的画面为次要线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设计导入语时,我以“勇气”为话题,问学生时候需要勇气,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就趁机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当个小勇士。在整体感知部分,我舍去主要线索取次要线索为切入点,让学生找出作者在同一片草地上,先后看到了哪三幅不同的画面,并找出在哪一个自然段。在欣赏第一幅画面“没有花的绿地”时,我抓住两个关键词语“寂寞、泛滥”,从了解词语的本意到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作者的失望之情,再带着这种失望之情去朗读。小学语文教学建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由第一幅画面过渡到第二幅画面时,我设计的过渡语是“这绿地真的如此寂寞吗?”学生很快就能找出藏在草下白的、黄的、紫的小花,这时让学生形容一下看到的景象,以前积累的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绚丽等很多优美的词语就能脱口而出了,小学语文教学建议提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再让学生用排比的句式说说脑海中花海的画面,她是多么纯洁,仿佛是(                                     );她多么娇小,像是(          );她多么鲜亮,又像是(         )。花这么多,多得(          );花这么密,密得(           );花这么辽阔,辽阔得(           )。通过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当作者以为要遗憾的离开维也纳时,却发现那片草地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通过默读就能找出,原先藏在草下的花一下子全冒出来了,我抓住“改天换地”这个词语,让学生联系第一、二幅画面体会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再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象更是作者的心情。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小花让作者为之怦然一震,为什么娇弱的小花会让作者有种拔地而起的感觉呢?此时再引导学生体会到花的勇气——不畏惧困难,不向困难低头,在逆境中顽强生长。适时拓展:还有什么事物像花一样有如此的勇气?学生就能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和课外学的知识,说出盲童、种子、飞蛾、梅花等等具有的精神,此时渗透思想教育就合情合理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