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情况总结(3)
篇四:
“学语文,要有强烈的语文意识,要用语文的眼睛看问题,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用语文的心感受语文。”这句话对于全体语文老师来讲,值得反复咀嚼回味。
有幸聆听了18节参与无锡市新秀课堂教学评比的考核课,形式采用的是同一年段同一教材的横向式比较。教材的内容极富有挑战性。中年段:议论文《说勤奋》、科技说明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叙事文《维生素c的故事》;高年段:散文《青海高原一株柳》、写人文《鞋匠的儿子》;低年段:韵文识字教学。然而面对困难,我们的参赛选手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他们的课堂教学向我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坚守本质,清清楚楚教语文已成共识,语文课堂正向我们期待的阅读课回归那浓浓的语文味扑鼻而来。
18堂课已结束一周,给听课者留下了什么呢?我个人而言:(1)留下了语言。语言不是抽象物,一个词语,一句话只有在具体的语境里赋予其形象方可显露生命。来自西郊小学的徐玉娟老师执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可谓是“一个词,一株树,一种精神”她以“望而生畏”为主线,让散落的语言珠子得以串联,以“望而生畏”为核心,使全文的语言情感有了向心力,为了给它找到合适的语境,徐老师把“多少,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作为它的背景,分三个层面推进其之所以让人望而生畏的原因:在恶劣的环境中抗争;在频遭摧毁中抗争;在面对命运不公时抗争。让“语、像、神”三位一体。
扎实的语言训练,不同的教师演绎着同样的精彩。如:从“坚硬”想到硬到用刀都刻不动的地步,师生合演“两合抱粗”,把“苍郁深沉”的绿跟常见“翠绿、鲜绿”比较。陆桥的王华老师则通过三组清晰的词语分类让学生领略青海环境之恶劣,高原红柳不屈的神奇。他用教学告诉我们词语是有“温度的”“一切景语皆情语”。黄惠萍老师执教词语则带有中年段的特点,在《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中,她巧妙地把词语学习纳入文本系统中,教学“天涯咫尺”先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引入,设问从“若”你看到什么?现在这样的愿望能实现吗?由学生回答引出:互联网让知己亲人实现了“天涯咫尺”的梦想,读课文语句“从北京的电脑上发一封信到悉尼,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在网上和亲友通电话,电脑里不仅能传#p#副标题#e#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于是“天涯咫尺”在学生的头脑中留存的不仅有温情的浪漫,更有高科技的神奇。(2)留下了形象与情感。王船山在《诗绎》中说到:“无字处皆其意也”的确如此,书法中的“飞白”,绘画中的“留白”文字作品中的“空白”都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紧扣哥伦布的情感线索来感知人物形象,是执教《维生素c的故事》老师设计的共同点,但周庄的赵燕老师处理情感更为细腻,善于捕捉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而动情。设计了哥伦布与病重船员挥泪告别的情景:那握手再握手,流泪再流泪,拥抱再拥抱,那份自责,那份歉疚把学生带入当时场景,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悲与情。刘敏老师在《说勤奋》议论文教学中,这样来进行细节处理的:采用划 (划出司马光、童第周勤奋的句子) 品(抓住“警枕”“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起早贪黑”悉心体会)比(把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放在一起读,体会勤奋人共同特点。随机圈划抓紧时间,睡觉时,天刚亮,睡觉前等词。通过比较,学生体味出:不管你有多聪敏,不管你基础有多差,都要努力才能成功。(3)留下了布局谋篇的印记。《说勤奋》的陆海芳老师,能根据文体特点,领悟作者如何讲道理,并在课文研读中去理解句子含义,体会句与句间的联系,可惜分析的痕迹随处可见。华娟老师执教的《鞋匠的儿子》,以议员心态的变化作为切入点,以此为主线,全面展开,然后抓住林肯的三段话重点理解,体会林肯的伟大人格魅力。若能有段“补白”林肯演讲后,议员在想些什么?若能留点“读写结合”时间,教学更有味。
当然值得欣喜的课堂还有很多,黄荣伟老师干净利索的语言,李红霞老师富有童真和感染力的语态,还有刘锦萍老师有滋有味的低年段韵文教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们感到这次课堂,老师们的目标简明了,手段简化了。补充大量资料的臃肿课堂现象不见了,教学设计环节繁复,设问多多的“迷宫”现象不见了。
当然在课堂中还有一些不足,有些问题虽不具有普遍性但有代表性。(1)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能非此即彼,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回归分析式教学,把对教材的理解等同于教学设计。我们要摒弃教师为主体的理解性教学,因为它忽视了学生感悟、质疑能力的培养。(2)在文本解读中,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能断章取义,把局部单独地、机械地,隔离开来,文本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认为语文悟文必须从全篇着眼去读,去探究(3)教师人文素养与课堂教学有直接影响。语文教师只有拥有厚实的文学积淀才能自如的驾驭文本,呼吁每个语文教师要做读书人。好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