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教学反思(3)

时间: 12-03 作者:佘雅洁 栏目:反思
  三、关注课堂生成。
  生成1、在课上,有这样一个片段:学生2个2个的数出熊猫的个数之后,用6个2表示,我问:谁能把刚才数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一位同学脱口而出6×2,直接说出了乘法。于是我说:那我得请教一下这位小老师,6×2是什么意思?学生说:表示6个2。我又问:那可不可以用2×6,他却说不行。于是,我说:看来,这位同学对乘法还不是十分了解,要想和乘法交上好朋友,我们必须要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
  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对乘法有所了解,但那只是一种潜意识的认识,对几个几还没有真正理解。尽管他说出了乘法,还应该从扎实几个几的意义出发,适时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处理一方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要想真正认识乘法,还应该有一些相关知识的积累,凡事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投入后面的学习。
  生成2、在课的最后,学生感受到用连加法解决280个3,350个3这样的问题非常麻烦,这时,一个小男孩大声喊道:“该用乘法了!”我走到开始提出乘法的那个男孩跟前,问他:“这回你怎么想?”他说:“可以用乘法。”我又问:“这回你又说出乘法,你的心情和刚才一样吗?是不是更自信了?”只见他坚定地点点头。这个例子使我感到,我们应该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现成结果的教学,重视结果形成的过程教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在充分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和合作交流中,将头脑中不规范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为科学的结论,并从中感到数学发现的乐趣,享受到探索成功的情感体验,增进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但是,感到遗憾和不足的是,我忽略了那个在课堂上大声喊出乘法的学生,如果能顺势问问他:“你为什么说用乘法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处理就更好了。
  教师在备课时会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了做充分的预设,但生成对应预设,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有自己的知识基础,思考方式,活生生的人,有些情况并非我们主观臆测的,抓住课堂生成,机智调整,会成为教学的一个亮点资源,这样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生成中绽放精彩。


篇五:数一数教学反思

  “数一数”是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转型到小学生的第一堂数学课。“数一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采用了很自然的交流方式导入主题图。
   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出示课件:随着“美丽的校园”画面的展开,以“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把学生请进画中。图中的人 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的各数,组织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我注意从三个层面去引导:有什么?有多少?在哪儿?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从远到近,从左 都右,或者是先想观察动物,再观察植物、房屋等;还可以根据事物的大小来观察,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逐步意识到观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促使学生全面、认真地观 察画面。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由让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到提出任务去观察,看的是同一幅图,活动要求不同,学生有新鲜感、有 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活动逐步产生观察的兴趣。在学生交流互动中促进思维、调整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数学就在身边。虽然这是学生入小学学习的第一节数学课,从知识和技能要求方面看,几乎无数学要求。但,第一节课很重要,因此重视第一节课,联系实际 组织数数活动,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同时,在“数一数”活动中,特别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努力使每 一个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