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教学反思(2)
篇三:鼎湖山听泉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我感觉是不理想的。学生没有兴趣,课堂的氛围是沉闷的。
我想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吻合。
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从而掌握分段的技巧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一、从学生的学情以及表现出来的状态来看,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分段的技巧,他们是不感兴趣的。因为之前不少课的第一课时,我基本上也在侧重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没有新鲜感。而且我也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已具备这样的能力。可我总是不放心,还在反复练习,学生当然没积极性了!
第二、在课的引入环节,我让学生读课题“鼎湖山听泉”后,质疑,学生都说:我最想了解鼎湖山有哪些泉声?那儿的泉声是怎样的?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需求后,我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去好好地感受泉声,只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自读了一遍课文,把它作为引入课文的一块垫脚石。然后又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读生字、读词语、读自然段,并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这样的做法,置学生的需求于不顾,机械地照搬教案,我想学生一定觉得这样的课堂对他们是没有吸引力的。
看来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也不能掉以轻心。作为老师,不能认为:第一课时么,不就是学学生字、读读词语、读熟课文,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嘛!其实不然,第一课时的教学,教师也必须了解清楚,学生的阅读需求是什么,哪些需求是可以在第一课时为学生解决?哪些适合放在第二课时进行?千万要避免,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又满足不了他们的渴求,这是很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其次还要思考,哪些知识、技能是教师想给学生的,而这些知识、技能,学生是不是已经掌握了,或掌握了多少?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是否适合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果适合,怎样训练?训练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些问题都应该认真地考虑清楚。
总之,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要综合学生的学情、课文的特点、单元的训练点等多方面的因素。它是一个复杂思维的产物,也应该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品!
篇四:鼎湖山听泉教学反思
古人云:“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 得烟云而秀媚。” 《鼎湖山听泉》一文中,作家谢大光以细腻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画:细雨蒙蒙,薄雾漫漫,泉水淙淙,绿树郁郁。本文记叙了游览鼎湖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的第八自然段因对泉声传神的描绘而成为文中的最精美之处!在本课教学中我要解决的就是让学生如何得“鱼”(体会到作者描写之精妙),并学会去“渔”(模仿作者的写法写出自己的感受之美)。我要让学生不仅能够充分欣赏到文章的优美意境,而且能够学习作者准确传神的语言表达,使学生的思维完全放飞。
为此,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自己感。《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学会捕捉事物的特征,激发想象,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作者精彩的描绘片段之前,我播放了各种各样的泉声,或低吟、或激昂、或雄壮、或深沉地萦绕在学生的耳畔,并配以泉的各种姿态的生动画面,学生仿佛真的穿越空间来到了古朴、幽雅、寂静的庆云寺和作者一起美美的听泉呢!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引导学生,都听到了些什么,泉声都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如果用比喻的手法,你会怎么比?由于学生已经如临其境,所以他们的感受丰富而又新鲜,表达时畅所欲言,都能有所比较地说出泉声的不一样之处。至于比喻,有的说像二胡,有的说像狮子吼,有的说像下雨。都挺有新意的。
二,感作者所感。
这个环节我分两步走。
1)听感。通过上一环节中学生“听泉、说泉”的活动,学生有了体验的基础及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况下我再让学生学习作者描写自身听泉感受的语句,文中作者把各种姿态下的泉声比做小提琴,弹拨,贝司和铜管发出的乐声,可学生并没听过这些声音,所以对于“轻柔”“清脆”“厚重”“雄浑”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在这里我分别播放这些器乐的乐声,既让这些优美的音乐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也使得学生很好地感受了作者的文字对泉声特点的准确把握。由此也对谢大光深厚的文笔功力产生了敬佩。
2)读感。读是一个深化理解的环节。朗读既能加强对文本的印象,同时也是表达自己对文本解读的一种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知能力、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因而,在阅读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感悟,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独特感受,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声音。在这里我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因此学生朗读“夜听泉声”这段精妙的文字时,真情流淌,让人感动。有的同学读时语调显得活泼轻快,有的读时语调又低缓沉郁,这都是他们用自己方式在传达独特的体验,我欣赏这样多样化的凸现个性的朗读,这正是我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三、对比感。
谢大光把泉之声比作乐之声,带给我们美的享受。那么乐之声怎么去表现呢?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片段“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片段,,看看作者是怎么以丰富的想象,准确的语言给我们表现琵琶曲的。在这里先让学生说说都有哪些比喻,从这#p#副标题#e#些比喻中看出该曲有什么特点,并模拟该音乐变化的旋律。在此环节中大家的情绪都是十分兴奋,积极地摹拟着该曲旋律。课堂上一片乐声。接着又播放《十面埋伏》让大家对照文中所写去欣赏,体会。这时无需过多的言语,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句子。丰富的想象,精美的语言,准确的表达,此时带给学生的是无以能说的感受。
四,写自己所感。
经过了几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心中不觉有了“欲与原著试比高”的兴趣。为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辅助他们写作:1、你觉得还有什么乐器或者别的事物来比喻这些泉声呢?2,这泉声能让你联想到什么?3,此曲该如何表现,听到这旋律,你想到什么?开始的旋律是怎么样的,中间又怎么样,高潮之处怎样,又是如何结尾的?简单的引导之后,学生就纷纷拿笔写了起来,放飞的思维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起舞,不一会儿一段段精彩的描述就水到渠成了。在写后的交流中,学生聆听着其他同学的想象与表达,又一次接受了“美”的洗礼。
以上教学设计环节环环相扣,步步相连,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在反复听,品,读,写中体会对事物特征的准确把握,丰富的想象及创意的表达。让学生经历了主动发现,感受,建构的实践过程。再加上本课教学成功地利用多媒体和语言情态创设了课文情景,使学生获得了来自“语言、情感、氛围”等的全方位感受。
虽然自认为是一节较为成功的课,但我明白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今后的我还将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不断反思,敢于反思,及时反思,长期反思,使自己不断聪明起来,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