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总结(5)
时间: 10-30
作者:李思思
栏目:总结
二、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 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 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 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 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 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 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 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 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 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 求, 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 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 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 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 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 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 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 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 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 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 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 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 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 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 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 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 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 学 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数 学富有生命力, 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从小培养学生 的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