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广告成功案例(2)
案例四:《星空日记》是继《女生日记》、《男生日记》走红网络之后,北京大学再次推出的纪念毕业季的微电影,由北京大学师生共同完成,围绕“梦想是最真的现实”,对梦想和青年人脑海中的“北大精神”进行诠释。片中老教授稳稳地站在平衡车上,缓缓行走在北大校园内的小路上,这样的画面让人们无不在教授的感染下,对这款代步工具产生浓厚兴趣。ninebot九号平衡车的植入在无声之间,向观众传递了引领梦想这一信息。
案例五:《2001太空漫游》是库布里克花了四年时间制作的充满哲学命题的鸿篇巨制。完成于1968年,一块大黑石树立在史前人类的面前,他们刚刚开始认识工具,进入到进化的里程碑。同样的黑石还在宇宙多处出现,它们矗立在月球上,漂浮在太空中,带着某种神秘的寓意。这部以人类自身和工具为命题的史诗电影,植入了泛美航空的广告。代表着人类工具的最高水准,而且作为科幻片,使泛美航空的品牌一下子有了优良的传统。可能由于这部片子的质量较高,所以这则植入也跟随着脍炙人口,成为植入营销史上的经典。
案例一:由威尔史密斯出演的科幻动作片《机械公敌》改编自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的经典作品,其中一直渗透着对未来科技以及人性迷失的担忧。威尔在影片一开头就向人们特意展示了匡威2004年某款的复刻版,这一方面向我们交代了主人公的执拗,喜好老派文化的性格爱好;另一方面也映衬着对在高科技未来时代下人类本源逐渐缺失的担忧。老款匡威鞋此时成为了一种影片符号,提醒人们时时刻刻与这个完全机械化的高科技时代保持着一定距离,不要放弃质疑与反思,个体所追求的自由精神与个性在哪个年代都不应该被磨灭,而这也是主人公的缩影之一。而同为该片的广告投入厂家-奥迪公司,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更是专门为该片设计了一款新概念跑车rsq,结果销售量大增。
案例二:当年由万人迷布拉德彼特与安吉丽娜朱莉主演的动作片《史密斯夫妇》中,很多观众可能记住了这样一个镜头:彼特用火箭筒炸毁了朱莉的棚子,但是电脑打开里面的东西还在。当然,这是一则广告植入,通过这一剧情中的场景植入和情节植入,人们纷纷记得这个对火箭筒极具抗震性的电脑牌子——panasonic(松下)。要让植入广告看起来不像广告,就必须把它很好地融合到剧情之中,而传播品牌文化和产品理念的手法无疑是高层次的手段。本片频频出现的松下笔记本电脑并不只是摆摆样子,因为在动作片里面总免不了飙车、爆炸、枪战,以及用电脑做高科技破解、跟踪等场面,在此情况下,拥有一部坚固耐用、抗震防摔、防尘防水的随身笔记本就显得比较真实,而现实中也是如此,欧美地区的警察、救援、军事等经常需要户外工作的部门50%以上都配备了松下的坚固型笔记本电脑,通过表达坚固的概念,松下俨然成为了户外便携式电脑的代名词。
案例三:《大腕》是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电影植入营销历史中的一朵奇葩。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在讲植入广告的故事。虽有大量的实物植入,但是你又会发现影片并不是生硬地将“可口可乐”、“555香烟”、“哇哈哈”等产品广告生硬地植入,而是变成了“可笑可乐”“666香烟”“乐哈哈”等相接近的名称,让人在开怀大笑的时候自然而然得想到了该品牌,在不知不觉中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避免了实物植入的生硬感。更个植入的风格和电影的风格完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