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基本七个体系是什么时候提出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山东实践”)

时间: 02-11 栏目:学习方法

文|王坤 编辑顾佳贇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全景航拍

重点项目加速建设、“四新”经济全面布局、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档升级……作为北方经济大省的山东,经过五年新旧动能转换,正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新目标,努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实践”。

回顾五年历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探索出一条特色路径,不同城市依据自身比较优势有侧重点地发展新经济、新产业。下一阶段,将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强化科技创新、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四个方面下更大功夫。围绕“十强”现代优势产业,培育“领航型”企业、培育标志性产业链、培育优良产业生态,突出重大项目牵引,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五年历程

从2022年经济运行数据看,山东全省的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明显。

五年来,山东坚持“建机制、抓落实”,着力构建协调推进体系。省委、省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设立“十强”产业重大项目库,持续完善监测考核制度,不断优化协调推进机制。

首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深入推进数字赋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做大做优“十强”产业,聚力培强产业链群、壮大产业集群、培强领军企业,不断塑强现代产业新优势。

其次,着力调整优化区域结构。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强化“三核”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区域融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全面展开基础设施“七网”行动,加快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便捷高效、安全坚固的综合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第三,持续深化改革攻坚,健全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开放环境,建强用好高能级开放平台,聚力产业招商精准引资,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要素配置改革、国企改革,建设包容创新、审慎监管、运行高效、法制规范的服务型政府。

第四,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快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此外,山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出台《十大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

“三核”引领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来,山东确立济南、青岛、烟台“三核”引领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三核”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布局动能转换空间格局,推动济青烟走出一条“优势互补、融合共进、创新引领、转换提升”的特色之路。

济南作为山东省会,优质资源集聚,实施北跨东延、携河发展战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济南在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等产业方面优势明显,适合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青岛作为山东省创新高地,拥有海洋科学城、战略母港城、国际航运枢纽和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在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智能家电、海洋经济、高端软件、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航运物流、财富金融、影视文化、时尚消费等国内外领先的产业集群方面先天条件充足,适合打造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烟台作为制造业强市,具备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先进制造业名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优势,适合重点发展海洋经济、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石化、先进材料、航空航天、金融商务、医养健康、文化旅游、高效农业等现代产业,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示范区和面向东北亚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

当下,济南、青岛、烟台三座城市在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方面,还应继续发力。

济南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突破,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国家健康数据北方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京沪会客厅”,打造央企、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和省企总部中心。

青岛加快康复大学、国际院士产业试验区等100个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打造轨道交通、智能家电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中日、中韩、中德、中以和上合等服务全省、全国企业的“国际客厅”建设。

烟台全力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中国海工北方总部、中国东方航天港、石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投产万华百万吨乙烯一期项目,实施100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加快山东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打造中国工业设计名城,加快推进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设。

壮大新动能

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尤其是做强新动能,各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寻找到新增长点,布局新产业。

首先,创新驱动新兴产业成长壮大。

济南着力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和重大创新载体,初步形成“山东产研院、超算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山东大学”四大创新圈联动创新格局,15家“中科系”院所和电磁驱动等大科学装置落地,构建形成了独具竞争优势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青岛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目前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63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5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26家,位居全国第7位。

枣庄集全市之力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组建锂电产业联盟和全国第一家锂电产业工会,开通中国北方锂电网,锂电产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起势、快速发展。

其次,数字改造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烟台将工业互联网作为重点产业链进行培育,培育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120个,橙色云成长为全国首个深耕协同研发领域的国家级“双跨”平台,打造出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试点示范。

威海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构建“1+10+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蓝海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国家级“双跨”平台。

潍坊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成立潍坊数字农业联盟,建成5处智慧(无人)农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达到15个,“区块链+蔬菜”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

第三,产业更替实现落后产能淘汰提升。

滨州在大幅压减电解铝产能的基础上,推动高端铝向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华丽转身”、高端化工向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迈进、生态纺织向高端纺织家纺服装产业转型,实现产业集群从“规模经营”向“价值效益”整体再造。

临沂倒逼落后产能市场出清,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同时大力发展物流和电商产业,获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直播电商之都”新名片。

新阶段,新使命

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家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带来了重大机遇,注入了强劲动力。山东将牢牢把握以先行区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这一总要求,深入实施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落细重大项目清单、改革政策清单、责任落实清单,推动先行区走深走实、早见成效。

一是纵深推进动能转换,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集中培育标志性产业链,着力壮大7个国家级、50个以上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布局未来产业,高质量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接续谋划推进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基础设施“七网”、能源九大工程。高水平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打造全国区域创新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二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打造五大清洁能源基地,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坚持严控“两高”、优化其他,“一业一策”推进碳达峰十大工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汇补偿和交易路径。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融入日常。

三是聚焦落实重大战略,协同推进城乡陆海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东平湖、南四湖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创建黄河口、长岛国家公园,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加快构建现代水网,高标准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编制济南、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省级新区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培育百亿级、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保持农业全产业链领先优势。实施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打造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培育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海洋经济引领区。

(作者系山东省发改委动能转换协调处处长)

来源: 新华社

  • 分页 >>
阅读全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