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及反思(从“人人都是艺术家”到“激浪与偶发”)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2021年是博伊斯诞辰一百周年。
澎湃新闻获悉,藏有数百件博伊斯作品的上海昊美术馆于5月至7月举办“约瑟夫·博伊斯百年诞辰”系列活动,为公众呈现多场纪念博伊斯的公共教育活动——放映、映后谈、专题导览等,带领公众走近博伊斯。其中常设展“约瑟夫·博伊斯”以4个部分:“人人都是艺术家”、“扩展的艺术概念”、“社会雕塑”和“激浪与偶发”来讲述其艺术人生。
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1921-1986)是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艺术家之一,是二战之后艺术转型的关键人物和代表人物,有着非常持久的影响力和艺术史价值。
约瑟夫 · 博伊斯
1921年5月12日,博伊斯生于德国港口城市克雷费尔德,童年时光几乎都在靠近荷兰边境的一个中世纪小镇克莱韦度过。
15岁时,他跟随一家马戏团出走,期间负责饲养马戏团的动物,并学会了表演。20岁时,博伊斯加入德国空军。征兵前,他被培训为无线电报员,之后成为俯冲轰炸机的后炮手。1943年,博伊斯驾驶的飞机在冰天雪地的克里米亚前线坠毁,他幸免于难。战后,他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开始系统地学习艺术。
作为一个前卫艺术家,博伊斯的创作活动多种多样,其作品越出了绘画雕塑的方式,以装置和行为作为创作主体。此外,博伊斯一直使用收集物、现成品或者蒙太奇的形式进行创作。
他强调对社会和文化介入的姿态,有一种革命家的精神,鼓励大家参与到日常的社会行动之中。他认为艺术方式是人类最本真的方式,由此提出名言——“人人都是艺术家”。只要人人发挥他的本性,就能用最纯真、最本性的东西参与社会、解读社会,使得社会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博伊斯的出现和意义在于他出现在特殊的 20 世纪 60 年代这一时代中,这段时间不但承接二战欧洲社会的创伤,而且连接着冷战的云谲波诡,因此愈加显示出博伊斯对社会文化与政治形势的反思和社会责任。博伊斯提出的艺术观念以及从事的艺术实践,都处处显示了时代的特征。
常设展览“约瑟夫·博伊斯”
上海昊美术馆二楼“约瑟夫·博伊斯”展为常设展厅,呈现了其创作生涯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行为艺术录像、装置、署名版数复制品、文献资料等。随着“纪念博伊斯百年”系列活动的到来,5月22日、5月29日,该展厅免费对外开放。
常设展“约瑟夫·博伊斯”以4个部分:“人人都是艺术家”、“扩展的艺术概念”、“社会雕塑”和“激浪与偶发”来讲述其艺术人生。
“约瑟夫 · 博伊斯”展览中“扩展的艺术概念”展区,上海昊美术馆
“约瑟夫 · 博伊斯”展览中的“社会雕塑”展区,昊美术馆
博伊斯曾讲述了他在二战中经历了飞机失事,克里米亚的鞑靼人用油脂和毛毡挽救了他的生命。之后,油脂和毛毡成为其艺术创作重要的媒材,在作品中反复出现。
博伊斯认为艺术方式是人类最本真的方式,由此他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只要人人发挥他的本性,就能用最纯真、最本性的东西参与社会、解读社会,使得社会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博伊斯提出了“社会雕塑”的理念,将当代艺术的边界拓展到了能与当代科学共同支撑现代文明的地位。他深化了艺术和社会的关系。在他看来,艺术不再是架上的一幅画,那只是艺术的一种品类。他强调对社会和文化介入的姿态,有一种革命家的精神,鼓励大家参与到日常的社会行动之中,有意义有觉知的行动即艺术。
约瑟夫 · 博伊斯,《宣言》,昊美术馆
象征博伊斯《7000棵橡树计划》的玄武岩石块,昊美术馆
作品《7000棵橡树》就是例证。1982年,在第七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上,博伊斯提出一项计划:在该城市种植7000棵橡树。同时,他还在文献展场馆——弗里德里希阿鲁门博物馆前的草坪上堆积了同等数量的玄武岩石块。每种下一棵树就移除一块石头并立在树边,直到五年后树木全被种下。博伊斯说道:“石块好比是树的纪念碑。每一棵树都有对应的一级,树不断长高,而石头保持不动,我想把两者一起对比,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们的比例会持续变化。”在其眼中,7000棵橡树只是“一个象征性开端”。他希望能借此激发人们对城市环境与管理的关注。
行为艺术在1960年代兴盛的时候,从含义、外观到内在的驱动力,突破了画家们的传统。艺术不再是高居于生活之上的“梦幻天地”,而是和生活在一起。在世界各地从事行为艺术的人中,除了视觉艺术家外,还有作曲家、音乐家、诗人、电影制作人。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是全球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家之一,亦是新媒体录像艺术与影像装置艺术的先驱和奠基者。上世纪60年代,白南准和博伊斯在激浪派的艺术浪潮中相遇,带着同样具有革命性的理念,他们的友谊与合作也成为一曲佳音。
《荒原狼III》(COYOTE III, 1984),博伊斯和白南准合作作品
展厅中,充斥着奇怪声音的作品《荒原狼III》记录的是在日本的草月堂的演出。白南准即兴弹奏日本歌曲和肖邦的乐曲,博伊斯则站在一边唱歌、大喊。“在1960年代,他们试图改变整个社会,他们是时代的反叛者。他们不相信任何东西,只相信人类本身,这是最重要的。”此前在昊美术馆开馆时,曾担任昊美术馆年度大展“见者的书信:约瑟夫 · 博伊斯 × 白南准”策展人、现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馆馆长格雷格 · 杨森博士(Dr. Gregor Jansen)这样说道。
纪录片中的博伊斯
博伊斯的作品、文献资料遍布多个美术馆。但是,你是否听到过他的声音?看看他所生活的时代呢?纪录片《博伊斯》则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博伊斯。
2017年,由德国导演安德里斯·维利尔(Andres Veiel)执导的纪录片《博伊斯》在柏林电影节上映,近距离向人们揭示一个公共视野之外的博伊斯:他的性格、艺术和思考。这一纪录片也是昊美术馆的展品之一,于5月22日及5月29日全天多场次放映。
昊美术馆纪录片《博伊斯》现场图 photo by Lynn
影片从博伊斯的童年经历讲起,再到其十几、二十岁时所经历的二战阶段,并通过博伊斯早期的图画作品,呈现出对应的心理状态。战后,博伊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反映出德国当时的压抑。直到博伊斯走出房门时,邻居的一个太太跟他说,“你有自己的天才,你不应该辜负自己的天才,你应该站出来。”
影片开头也讲述了博伊斯多次参加卡塞尔文献展,画面多次扫过上文提及的作品《7000棵橡树》,以此影像资料揭示了博伊斯的“社会雕塑”理念。随后,则有较大篇幅讲述了博伊斯“取消学生入学考试”的故事。
纪录片《博伊斯》影像截帧
1961年,博伊斯被任命为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Düsseldorf Academy)纪念性雕塑系教授。在此期间,他推动了一系列与政治运动相关的艺术实践“社会雕塑”,积极在学生中推广,这让其与学院同事逐渐疏远。期间,博伊斯取消了自己课程的入学考试,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被录取。纪录片提到了相关数据:当时一个系的老师只能录取10余人学生,而博伊斯录取了所有报名的学生,多达400余人。当然,博伊斯的这种录取方法激化了他与学院的矛盾,成为其1972年被辞退的原因之一。
博伊斯种下第一棵树
如今的橡木树
纪录片涉及了博伊斯的个人访谈,公开演讲,包括学院之间的多人对谈,期间充满了争论,也呈现了他的多个行为作品的录像,创作过程中的照片和录像。此外,影片展示了博伊斯所带来的吸引力——安迪·沃霍尔就远到而来,想结识博伊斯——也展示了想当政治家的博伊斯,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最后,还是关于《7000棵橡树》,树从小长到大,于片头形成一种画面上的呼应,也强调了博伊斯的介入社会。
安迪·沃霍尔与约瑟夫·博伊斯
纪录片映后谈
在美术馆放映前,5月8日,昊美术馆联合了德国驻上海总领馆文化教育处,为公众呈现了这部纪录片。纪录片放映结束后,作家、译者和文化评论人btr和策展人马珏结合《博伊斯》纪录片,与观众谈论了彼此心中的博伊斯。 澎湃新闻特此整理了部分观点予以呈现。
纪录片映后谈现场
作家btr谈及了博伊斯的个人形象塑造。在他看来,每次出场都戴着礼帽,穿着背心的博伊斯,像是被包装成了一种网红的形象,“他很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善于让自己被听见,这些特质在这个时代反而变得更明显。如果博伊斯活在这个时代,那不得了,肯定经常上热搜,大家都在讨论他。当然,这样一种讨论本身就是刺激大家的思维,也是刺激交流的方式。他会是一个挺不错的网红。当然,影片中,网红后来也脱下帽子,展现更真实的自己,他有点秃。”
在谈及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时, btr表示,影片中,采访环节并没有标注人物的抬头,而只是标注了人名,“这可能和博伊斯支持主导的,或者说他一直想要的一种平等的观念有关系。影片里讲到他对人的态度——从来不在乎你是哪里来的,而是对你的观点本身往往更感兴趣。”
毛毡西装、油脂等是博伊斯常用的创作材料。在回忆童年的影像资料中,博伊斯的父母都是小业主,经营一家乳业厂,博伊斯说“父母宁愿我留在克莱韦的植物油脂厂工作,因为这是找份好工作最简单的方法,就和做公务员的待遇一样,他们都觉得,这孩子以后能干什么呢?”
对此,马珏表示,“博伊斯一直说自己使用油脂或脂肪和鞑靼人救了自己的经历有关,当然事实证明那个时候克里米亚地区应该已经没有鞑靼部落存在了。影片在讲述博伊斯的少年经历段落里的这一微小线索,提及的学徒工经历,也是影片埋藏的线索,很有趣味性。”
约瑟夫·博伊斯《I Like America and America Likes Me》,1974年
对于博伊斯给现代人的影响,btr表示,“博伊斯说要激发每个人心中的创造性,’人人都是艺术家’。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现在跟以前的差别就是一件事情越来越专业化,或者说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每个人有很大的风险成为一个工具人,只会一样东西,只在狭小的范围内思考。博伊斯要激发的创造性,是指很多时候要打破一个边界的,这种边界,有时候是在于一种感官或者说感知上的边界,或是从不同视角去看问题的边界。他在这一点上是有很大的启发的,就是教我们怎么去看艺术作品。”
约瑟夫·博伊斯,《革命就是我们》,1972,印在聚酯板上的照片海报,手写文字,盖章
“当你看他的作品时,是不能把作品和他个人剥离开的。他的经验、他的生活、他的一切都与之相关,因为博伊斯的整个生活、整个生命都是投入在‘社会雕塑’的创作之中的。”马珏说道,“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对博伊斯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把自己视为内在转型的一个例子,力求使自己民主化,并把这种民主化的主张扩展到整个社会。这种理念的提出,不是一种泛泛而谈,也不是只落在进入美术馆的作品上,而是用自己的整个生活在不断进行自我塑造,通过雕刻自身来完成这样的实践。”
责任编辑:钱雪儿
校对:施鋆
- 分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