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板书(审视新语文课本)

时间: 08-28 栏目:学习方法

(十九年前写的文章)

由课程教育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语文课本,是今年刚刚投入使用的。大概出于职业习惯,也大概是因为当今出版质量不高,抑或是当今的各类文化作品水准欠佳,我一向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对待教材的,而且是常常抱着批判的态度推敲教材。现就将我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语文若干篇课文的推敲观点拿出来,供大家参考。对课本原作作者,我几乎不了解,绝对没有排斥贬低某作者的意思;对许多作者的性别我也一无所知,在这里就一概称为先生,好在先生有男也有女。

一、《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先生的作品《在山的那边》是一篇挺不错的分行排列且忽略标点的散文——恕我的偏执,我一向认为文学体裁主要是从形式上划分的,诗歌这种体裁不仅仅是分行排列的,它还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押韵;有标点就应该使用它,即使分行排列,也应使用标点。课本是用来做学问的,它不可以媚俗,它不可以没有原则。如果课本编者不说它是诗歌,我就不在“分行排列的散文”上咬字眼了,可是课本的编者已经确定它是诗歌了。

好了,挑点儿毛病吧。

文中有这样一句:“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整个意思我能揣摩个大概,但具体的“想望”我就解释不了了,有“想往”、“向往”,有“渴望”、“盼望”、“期望”,甚至还有“企望”;就是没见过“想望”。合成词使用是约定俗成的,大概今后词库里会收入“想望”的,那也许正是《在山的那边》的作者开的“先河”,但那是后话。

类似的问题还有,“——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中的“漫湿”我也觉得生疏,可以用“浸湿”、“浸润”、“润湿”、“冲击”、“激荡”,这“漫湿”怎样解?

正如上面所引述的,《在山的那边》诉苦似的称山区孩子童年“枯干的心灵”。一个孩子,特别是一个山区童年的孩子,心灵怎么会枯干呢!而且从上下文来看,这个山区的孩子心灵从来也没有“枯干 ”啊!以成人思想推敲孩子,这个童心不真实。

希望专家学者和饱学之士教我。

  • 分页 >>
阅读全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