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阿马岛之战发生的原因(分享英阿马岛之争究竟由何而来)
时间: 08-18
栏目:学习方法
在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与阿根廷就马岛归属发生的战争。马岛全称是马尔维纳斯群岛。所以简称为英阿马岛之战。 应该说马岛之战是80年代无论是从规模、战况。都是最激烈的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当然这场战争也是大英帝国的最后绝唱。万里远征到此的英国特混舰队同阿根廷军队进行了激烈的岛屿争夺战。高科技的新式武器装备纷纷登台亮相,马岛战争,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全方位的导弹大战,在世界战争舞台上显示出高技术战争的新形式,开创了诸多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
战争对双方的政治影响都是巨大的,阿根廷的战败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反政府运动,最后导致军政府倒台。对于英国来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横扫全国,加强了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首的政府的权威,同时帮助英国保守党赢得了1983年的普选。这场战争在英国-阿根廷关系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并成为不少书籍、电影和歌曲的题材。
英阿对马岛的主权之争由来已久。据历史记载,马岛被发现于16世纪,但何人何时发现,说法不一。阿认为,1520年,麦哲伦探险队的一名葡萄牙人戈梅斯最早发现了马岛。英国则认为是由英国航海家戴维斯于1592年8月14日驾驶“希望”号船首先发现的。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特朗来到该岛时,发现了东西两个大岛之间的海峡,将其取名为“福克兰海峡”。此后,英国称该岛为“福克兰群岛”。1764年,法国人在东岛上建立了居民点,将其命名为“马洛于内群岛”。
1770年,西班牙占领了该岛,将其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1816年阿根廷摆脱西班牙的统治宣告独立,并宣布继承对马岛的主权,将马岛定为阿的第24个省。4年后,阿海军又将国旗插上了索莱达岛要塞顶峰,宣布对该岛拥有全部主权。
英国则以该岛为英国人最早发现为由,于1832年和1833年先后出兵占领西岛和东岛。为显示主权,英国人在岛上设置了总督府及其他行政机构,向该岛移民,并挤走了岛上土著居民。此后,马岛便沦为英国殖民地。但阿从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
1958年,英阿两国关于马岛的争端被诉诸于合国,联合国先后4次通过决议,要求英阿两国以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由于双方均不愿从本国的立场上后退,这种谈判只能是谈谈停停,吵吵争争,成为马拉松式的谈判,英国也因此控制着该岛100多年。
1972年的地质勘探报告显示,马岛的南部海域下可能储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从1973年起,英国人拒绝再讨论交还马岛的问题。一个英国议员称:“我们宁可失去五个北爱尔兰,也不肯失去一个福克兰群岛。”
1981年,阿根廷陆军总司令加尔铁里通过军事政变上台,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和民众对军事独裁的不满,他决定利用大众强烈要求收回马岛的心情以武力解决150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转移国内视线,又可树立自己民族英雄的形象。于是经过时间不长的秘密准备,1982年4月2日凌晨,阿军采取了行动。
显然,阿根廷政府低估了英国的实力与收复马岛的决心。3天后,英国的特混舰队便向马岛驶来。这一刻世界将所有目光都投向这里,大战一触即发。 而美国调停未果,权衡利弊后站到了英国一边。美国将大西洋中的基地阿森松岛提供给英国使用,还把侦查卫星拍摄的有关照片交付英国,使英国人能够了解到阿根廷军队的部署和调动。
在这场战争中,英军死伤1033人。阿根廷伤亡1717人。直接军费消耗60多亿美金。而阿根廷希望以战争转移矛盾的方式彻底破产。加尔铁里自己也被送上法院,在战争中,阿军投入6万余人,各种军舰30多艘,飞机300多架。英军投入兵力3万多人,100多艘军舰。各类飞机200多架。阿根廷战败就是技不如人,无论是在经济实力上,军事战略上,外交谋划上,再加上国家整体实力、国防实力、军队素养方面都差的太多太多。更为关键的是,欧美发达国家都战在了英国一边,使得阿根廷在政治上。外交上十分空前孤立,武器装备进口的渠道被掐断。尤其是,阿根廷根本就没有想到英国会反击,存在投机心里,希望国际调停。英国万里之外做战,但军需补给充分,而阿根廷近乎本土作战,但却后勤供给不足,在战术也许阿根廷有所胜利,但在战略上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马岛的硝烟很快被南大西洋的海风吹散,然而这一群岛的争端却远远没有解决。这场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战争,不仅令各国政治家、外交家长期回味,也引起各国军界的深刻反省。
战争对双方的政治影响都是巨大的,阿根廷的战败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反政府运动,最后导致军政府倒台。对于英国来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横扫全国,加强了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首的政府的权威,同时帮助英国保守党赢得了1983年的普选。这场战争在英国-阿根廷关系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并成为不少书籍、电影和歌曲的题材。
英阿对马岛的主权之争由来已久。据历史记载,马岛被发现于16世纪,但何人何时发现,说法不一。阿认为,1520年,麦哲伦探险队的一名葡萄牙人戈梅斯最早发现了马岛。英国则认为是由英国航海家戴维斯于1592年8月14日驾驶“希望”号船首先发现的。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特朗来到该岛时,发现了东西两个大岛之间的海峡,将其取名为“福克兰海峡”。此后,英国称该岛为“福克兰群岛”。1764年,法国人在东岛上建立了居民点,将其命名为“马洛于内群岛”。
1770年,西班牙占领了该岛,将其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1816年阿根廷摆脱西班牙的统治宣告独立,并宣布继承对马岛的主权,将马岛定为阿的第24个省。4年后,阿海军又将国旗插上了索莱达岛要塞顶峰,宣布对该岛拥有全部主权。
英国则以该岛为英国人最早发现为由,于1832年和1833年先后出兵占领西岛和东岛。为显示主权,英国人在岛上设置了总督府及其他行政机构,向该岛移民,并挤走了岛上土著居民。此后,马岛便沦为英国殖民地。但阿从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
1958年,英阿两国关于马岛的争端被诉诸于合国,联合国先后4次通过决议,要求英阿两国以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由于双方均不愿从本国的立场上后退,这种谈判只能是谈谈停停,吵吵争争,成为马拉松式的谈判,英国也因此控制着该岛100多年。
1972年的地质勘探报告显示,马岛的南部海域下可能储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从1973年起,英国人拒绝再讨论交还马岛的问题。一个英国议员称:“我们宁可失去五个北爱尔兰,也不肯失去一个福克兰群岛。”
1981年,阿根廷陆军总司令加尔铁里通过军事政变上台,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和民众对军事独裁的不满,他决定利用大众强烈要求收回马岛的心情以武力解决150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转移国内视线,又可树立自己民族英雄的形象。于是经过时间不长的秘密准备,1982年4月2日凌晨,阿军采取了行动。
显然,阿根廷政府低估了英国的实力与收复马岛的决心。3天后,英国的特混舰队便向马岛驶来。这一刻世界将所有目光都投向这里,大战一触即发。 而美国调停未果,权衡利弊后站到了英国一边。美国将大西洋中的基地阿森松岛提供给英国使用,还把侦查卫星拍摄的有关照片交付英国,使英国人能够了解到阿根廷军队的部署和调动。
在这场战争中,英军死伤1033人。阿根廷伤亡1717人。直接军费消耗60多亿美金。而阿根廷希望以战争转移矛盾的方式彻底破产。加尔铁里自己也被送上法院,在战争中,阿军投入6万余人,各种军舰30多艘,飞机300多架。英军投入兵力3万多人,100多艘军舰。各类飞机200多架。阿根廷战败就是技不如人,无论是在经济实力上,军事战略上,外交谋划上,再加上国家整体实力、国防实力、军队素养方面都差的太多太多。更为关键的是,欧美发达国家都战在了英国一边,使得阿根廷在政治上。外交上十分空前孤立,武器装备进口的渠道被掐断。尤其是,阿根廷根本就没有想到英国会反击,存在投机心里,希望国际调停。英国万里之外做战,但军需补给充分,而阿根廷近乎本土作战,但却后勤供给不足,在战术也许阿根廷有所胜利,但在战略上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马岛的硝烟很快被南大西洋的海风吹散,然而这一群岛的争端却远远没有解决。这场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战争,不仅令各国政治家、外交家长期回味,也引起各国军界的深刻反省。
- 分页 >>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