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茶淡饭什么成语(分享随遇而安也是一种精神)

时间: 08-16 栏目:学习方法
 随遇而安也是一种精神。

2016.11.24

“藏印空间”

与台湾收藏教父徐政夫老师面对面


徐老师说,

他认为“美”没有固定的标准,

就是一种感觉。

当没有过多的要求时,

随遇而安的快乐,

就是一种生活美学的精神,

所以他总是很快乐。

美就在身边

比如吃。

食物,平凡的贵气的,

都是一样。

要“吃”得健康,

就有很多东西不能吃,

把不能吃的都去掉,

把吃腻的都去掉,

最后让人钟情的就只剩下粗茶淡饭。

吃粗茶淡饭,也是一种生活美学。

成语“粗茶淡饭”出自宋诗人杨万里的名句:

“粗茶淡饭终残年”。

它是指俭朴的生活方式,

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粗”的茶、“淡”的饭。

最恰到好处的营养搭配,

最保留原味的烹饪手法,

就是一种吃的艺术。

我们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一人一张床,

我们却希望越大的房子越好。

一人一张口,

我们却希望桌上的美食越多越好。

想要的太多,

自然难以察觉最朴实的美好。

美的感觉是什么?

感觉就是《心经》中所说的: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根以能生为义,根是积业润生。其中,眼,排在了首位,也就是所见。眼睛是灵魂,是所有美学中最重要的。所以心经的第一句,是“观自在菩萨”,观,就是看。

接下来是耳,听到的。对于各种声音的知觉,水流声,音乐水,雨声,风声,对于这些声音内心都将作出反馈,也就是感觉,把打动的和喜欢的概括出来,也就是一种艺术,它来自与耳朵。

鼻,对于气味不断的搜集。好比走进一座花园,不仅有春天的植物,还有夏天秋天的植物。不仅有植物的香味,还有水果的香味。花草树木给予嗅觉的体验是最重要的,以便于有了香水的艺术、香道的艺术。

说到“舌”就要重回吃的主题,其实很多食物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实用,比如烧烤。原始捕猎不懂得利用自然的祖先,也许在一场大火后发现烤熟的食物更加美味,这就是一种舌的感觉。直到后来,盐的出现,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其实好的食物,只要有盐,就已经很美味了,这是我们的本能对于味道的认知。

身,触感,接触材质的感觉。我们越来越追求好的面料做衣物,不仅衣物,装修的墙面,绘画的纸张,我们对质感的要求,充分体现着对材质的理解和尊重。

基于这些人身基本的感官,去感受一个东西是是否美,去理解所谓古今中外的艺术,看它们在你的心里是否留下痕迹。

所有的感官都是主观的,真正的美和时代有着紧密的结合。因为不同的时代,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感受自然不同。所以,在感受之前,应该先了解历史。

对话产生美

有很多的博物馆,每到节假日就水泄不通,有很多人。大多数的人都会偷偷拍照,所有的旅游和参观最后都变成了一堆无用的照片。这些照片只能证明你去过,二不代表,你看过。

真正的欣赏,是来自于互动,你需要驻足打量,与它对话,与历史对话。这样,你才有可能看到它真正的美。

好比一尊佛像,我们常人往往不懂如何去评判它的好坏,其实它就是雕塑的艺术。它有血有肉更加有情感,构图,线条,造型之外,它带着历史的痕迹,还原着某一个时代。

例如,它的穿着受当时审美的影响。而眉开眼笑,神情似睡非睡,又代表着怎么样的夙愿。这些所有的感知,都需要你去与它对话。你从它身上看到越多,它就越有价值。

再比如中国的漆器,它可以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日常用品,也可以是一个陈设的器物,不管用途如何,它都是难得艺术佳作。

实木做胎,然后一遍遍的上漆,每上一遍漆,等上三个礼拜,十次漆,就是半年,这半年还需保持湿度大没有灰尘的环境。

所以在古代,这都不是一般人可以享用的器物。在辽代,用金盒子收纳漆器这一举动就可以看出漆器的珍贵。

对于国外呢,举个简单的例子。

丹麦的家具非常简单,早期的时候,简单到难以欣赏它的美。价格也很便宜,但是在很多知名的博物馆中,它却弥足珍贵,为什么?

二战结束后,民生凋敝,人们的生活非常的清苦,所以家具多为简单,而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三合板,它横纵交错的内在结构让它有了不易开裂的属性,客服了实木易变形的问题。 所以,它依然是一个了不起的诞生,不管是材质还是造型,它都为我们保留了代表那个时代的大多数。

不管世界各地的文化有多少的差异,

艺术是共通的,

因为我们都有高级的感知能力。

艺术欣赏,

就像艺术家播下的一株花。

播种、成长,开花,

欣赏花的人,先看到了花的本身,

是如何的娇艳、唯美,然后才闻到花的香味,

往深了想,

才会感叹这花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到今天的美艳,

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这样的感叹也许正是来自于徐老师所说的,

“随遇而安”。
  • 分页 >>
阅读全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