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的主角是谁(分析韩信获胜的关键是什么)
时间: 08-15
栏目:学习方法
这场战争持续时间短,投入兵力并不多,没有异常天气,没有大将倒戈等异常行为,况且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一、双方实力对比
1、主角实力对比
说到心理战,先荡开一笔,说说参战双方的主角:赵国是陈余,汉国是韩信。这两个人是典型的对立:陈余、魏国名士,也就是现在的名人加网红,非常能打,而且正直。韩信,虽然说是贵族之后,但出身贫寒,加入刘邦集团后,实力爆发,但擅长偷袭。典型的对比就是一个成名早,善于打正面战争;一个是成名完,善于偷袭。本来陈余已经够有名声了,但是他遇到了更厉害的韩信,背水一战前,韩信的名气比陈余大。
2、兵力对比
赵国陈余带兵号称20万,韩信带了几万兵力;陈余带的什么兵历史没有说,但是都是跟着陈余反抗项羽建立赵国锻炼出来的;韩信带的是一堆新兵蛋,本来韩信前几次打仗培养的精兵被刘邦夺走了。从兵力来看陈余完胜韩信。
3、地利对比
陈余背靠井陉口,韩信是背靠大河。陈余背后就是赵国,韩信是远离根据地。从地利上,陈余占据了有利地势。
二、为什么韩信能胜
从以上对比来看,除了名气大以外,韩信军在各方面均处于劣势。但是韩信能赢为什么呢?韩信在这场战争中玩了许多心理:
1、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是韩信自己说的,他知道他带的都是些新兵。新兵的特点就是抗击打能力差,说白了就是心理素质差。看见不行了,就是跑。但是,当韩信将这些新兵放到大河前面,把他们的逃跑路线封死了,让这些新兵只能做困兽之斗,为了保命只能拼了。
2、诈败
在这场战斗中,韩信策划了一幕战败。就是,韩信大张旗鼓的领兵与陈余进行战斗,打了几个回合,就败下来了,把大将军的旗鼓都丢了。这也许就在陈余的预料之中,陈余从一开始就认为韩信必败,于是陈余大军倾巢而出去抢韩信的旗鼓等战利品。这就实现了韩信把陈余大军全部调出大营的策略。况且,许多抢到战利品的士兵就没有心思打仗了,况且背负着战利品行动就慢了。没有抢到战利品的还在追,抢到的就在后面慢吞吞的走。这个时候陈余的部队已经乱了阵型,成了一群乌合之众,打仗目的已经从战胜汉军转化为抢东西。
3、背水阵
韩信最开始派1万人渡河,构建背水阵,陈余就没有理会。为什么,陈余还是想正大光明的打败韩信。其实如果在汉军渡河到一半时赵军出击,汉军的先头部队一定被打败。但是,韩信摸透了陈余的心思,放心大胆的渡河,布阵。
4、反击
在陈余领兵追这韩信的部队抢战利品时,韩信的军队有计划的撤退到背水阵中。利用背水阵的生力军和有计划撤退的军队重新组织了反击。这次反击首先将陈余追击的先头部队打败,其他的部队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带着抢的战利品就开始撤退了。这个时候更关键的问题来了。
5、伏兵
在本次战斗前,韩信就布置了一支奇兵,人数不多2000人。这2000人带来大量的汉军旗帜,埋伏在陈余大营附近的山上。等待赵兵全部出营抢战利品时,这只骑兵部队就冲进了赵军的大营。冲进去,拔掉赵军旗帜,遍插汉军的红旗。等赵军还没有搞清楚是撤退还是被打败的状态中清醒,觉得先会去吧,抬头一看,妈呀自己的老窝被人端了。这就是气势,就是心理,仗打到这个时候,赵军的心理全崩溃了。都知道韩信善于偷袭,这可好,一下子被人端了老窝。这时候的赵军就崩溃了,大将连砍数人都控制不住。这几十万大军不敢回大营,于是就向着赵国的方向斜下里败下去。此次获胜的关键就是这支奇兵。
三、汉军的心理
首先,汉军在打仗前心里是打鼓的。
韩信说胜利后吃饭,那些将军们心里都在笑,同时也做好了逃跑的准备。背水阵的1万人更是心怀忐忑,万一渡河时被赵军半渡而击,那就玩了。但是,事实上赵军根本没有看上这一万人,就没有理他们。只有,等到韩信的大将军旗鼓出现时,赵军才发起了攻击。轻敌害了赵军,害了陈余。
其次,韩信也是艺高人胆大。
虽然,熟练的玩了一个心理战,但是这也是迫不得已。如果,韩信有足够的兵,有足够的实力,他一定不会这么玩。毕竟,背水一战的风险也很大,如果侯不住,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最后,归功于大家
为什么韩信不说是自己巧计攻破的赵军,而是说靠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呢,这就是韩信厉害之处,功成不必在我,归功于大家。这样,大家更佩服韩信,以后更愿意跟着韩信打仗。
四面楚歌,又是一个成语,也是韩信创造的,更是一个心理战。
一、双方实力对比
1、主角实力对比
说到心理战,先荡开一笔,说说参战双方的主角:赵国是陈余,汉国是韩信。这两个人是典型的对立:陈余、魏国名士,也就是现在的名人加网红,非常能打,而且正直。韩信,虽然说是贵族之后,但出身贫寒,加入刘邦集团后,实力爆发,但擅长偷袭。典型的对比就是一个成名早,善于打正面战争;一个是成名完,善于偷袭。本来陈余已经够有名声了,但是他遇到了更厉害的韩信,背水一战前,韩信的名气比陈余大。
2、兵力对比
赵国陈余带兵号称20万,韩信带了几万兵力;陈余带的什么兵历史没有说,但是都是跟着陈余反抗项羽建立赵国锻炼出来的;韩信带的是一堆新兵蛋,本来韩信前几次打仗培养的精兵被刘邦夺走了。从兵力来看陈余完胜韩信。
3、地利对比
陈余背靠井陉口,韩信是背靠大河。陈余背后就是赵国,韩信是远离根据地。从地利上,陈余占据了有利地势。
二、为什么韩信能胜
从以上对比来看,除了名气大以外,韩信军在各方面均处于劣势。但是韩信能赢为什么呢?韩信在这场战争中玩了许多心理:
1、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是韩信自己说的,他知道他带的都是些新兵。新兵的特点就是抗击打能力差,说白了就是心理素质差。看见不行了,就是跑。但是,当韩信将这些新兵放到大河前面,把他们的逃跑路线封死了,让这些新兵只能做困兽之斗,为了保命只能拼了。
2、诈败
在这场战斗中,韩信策划了一幕战败。就是,韩信大张旗鼓的领兵与陈余进行战斗,打了几个回合,就败下来了,把大将军的旗鼓都丢了。这也许就在陈余的预料之中,陈余从一开始就认为韩信必败,于是陈余大军倾巢而出去抢韩信的旗鼓等战利品。这就实现了韩信把陈余大军全部调出大营的策略。况且,许多抢到战利品的士兵就没有心思打仗了,况且背负着战利品行动就慢了。没有抢到战利品的还在追,抢到的就在后面慢吞吞的走。这个时候陈余的部队已经乱了阵型,成了一群乌合之众,打仗目的已经从战胜汉军转化为抢东西。
3、背水阵
韩信最开始派1万人渡河,构建背水阵,陈余就没有理会。为什么,陈余还是想正大光明的打败韩信。其实如果在汉军渡河到一半时赵军出击,汉军的先头部队一定被打败。但是,韩信摸透了陈余的心思,放心大胆的渡河,布阵。
4、反击
在陈余领兵追这韩信的部队抢战利品时,韩信的军队有计划的撤退到背水阵中。利用背水阵的生力军和有计划撤退的军队重新组织了反击。这次反击首先将陈余追击的先头部队打败,其他的部队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带着抢的战利品就开始撤退了。这个时候更关键的问题来了。
5、伏兵
在本次战斗前,韩信就布置了一支奇兵,人数不多2000人。这2000人带来大量的汉军旗帜,埋伏在陈余大营附近的山上。等待赵兵全部出营抢战利品时,这只骑兵部队就冲进了赵军的大营。冲进去,拔掉赵军旗帜,遍插汉军的红旗。等赵军还没有搞清楚是撤退还是被打败的状态中清醒,觉得先会去吧,抬头一看,妈呀自己的老窝被人端了。这就是气势,就是心理,仗打到这个时候,赵军的心理全崩溃了。都知道韩信善于偷袭,这可好,一下子被人端了老窝。这时候的赵军就崩溃了,大将连砍数人都控制不住。这几十万大军不敢回大营,于是就向着赵国的方向斜下里败下去。此次获胜的关键就是这支奇兵。
三、汉军的心理
首先,汉军在打仗前心里是打鼓的。
韩信说胜利后吃饭,那些将军们心里都在笑,同时也做好了逃跑的准备。背水阵的1万人更是心怀忐忑,万一渡河时被赵军半渡而击,那就玩了。但是,事实上赵军根本没有看上这一万人,就没有理他们。只有,等到韩信的大将军旗鼓出现时,赵军才发起了攻击。轻敌害了赵军,害了陈余。
其次,韩信也是艺高人胆大。
虽然,熟练的玩了一个心理战,但是这也是迫不得已。如果,韩信有足够的兵,有足够的实力,他一定不会这么玩。毕竟,背水一战的风险也很大,如果侯不住,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最后,归功于大家
为什么韩信不说是自己巧计攻破的赵军,而是说靠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呢,这就是韩信厉害之处,功成不必在我,归功于大家。这样,大家更佩服韩信,以后更愿意跟着韩信打仗。
四面楚歌,又是一个成语,也是韩信创造的,更是一个心理战。
- 分页 >>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