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程标准试题(应用文书面表达试题共时研究)

时间: 10-07 栏目:学习方法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高考英语应用文书面表达试题共时研究

张 爽 罗晓杰

摘要:本研究从试题内容和试题设计两个维度对2020年7月高考英语卷8篇应用文写作试题进行共时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应用文写作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题材多样,贴近学生生活;2)内容真实,是考生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事件;3)交际性强,有实际的写作者、交际对象和明确的交际目的;4)开放性把握较好,注重考查创新性;5)个别试题提示信息的量与呈现方式有待改进。建议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试题应关注写作主题的真实性和时代性;关注写作任务设计的交际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高考;应用文写作;共时研究;试题分析

一、引言

书面表达作为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题型,既能较为全面地反映考生英语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查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是最能够体现学生综合英语水平的题型。虽然,应用文写作受到师生的普遍重视,但高中生所写的应用文仍存在作者意识或读者意识不强,写作语言不得体、内容空洞、素材缺乏等问题。目前,关于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的研究中,对试题进行总体研究的较多,而对应用文写作试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较少。为了充分发挥英语高考应用文试题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本研究从试题内容和试题设计两个维度对全国高考英语卷应用文写作试题进行文本分析,并对所得数据进行详细解读,以期揭示2020年7月全国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试题的形式和特点,为今后高考英语应用文试题命制和高中一线英语教师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2020年7月高考英语全国卷、新高考卷与各省份自主命题卷中的8篇应用文写作试题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究2020年7月高考英语卷应用文写作试题的试题内容(体裁、题材、情境提供形式)特点和试题设计(真实性、交际性、信息提示、开放性)特点。具体试题信息统计见表2.1。

 

 

 

(二)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从试题内容和试题设计两个角度,对2020年7月全国各类型高考英语卷应用文写作试题进行共时分析。本研究由两位研究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得到的数据与同时期相关研究进行对比验证,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本研究根据Heaton(2000)所提出的书面表达题的命题方式及评价书面表达的标准,参考辜向东和高晓莹(2007)开发的评估书面表达题的分析方式,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相关内容,构建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见表2.2。

 

 

 

三、研究数据与分析

(一)高考应用文写作试题内容分析

应用文试题在内容上应从体裁、题材与情境提供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但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应用文,体裁相同,且所研究的8篇应用文的情境提供形式均为提 纲式,即通过提示要点对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划分给予一定 的限制(辜向东,高晓莹,2007)。因此,本研究对于试题内容 的分析将从题材的方面展开。基于《新课标》中“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主题语境,包含于其下的32项子主题以及全国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所涉及的话题领域,2020年7月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卷应用文试题主题统计见表3.1。

 

 

表3.1显示,2020年7月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卷应用文写作试题的主题涵盖面广,《新课标》中提出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均有涉及,其中“人与自我”占比最大(占比50%),涉及学习生活(25%)、课余活动(25%);其次是“人与社会”(37.5%),主要为人际沟通;“人与自然”主题占比最小(12.5%)。从占比来看,命题者对考生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较为关注,题材选择与学生实 际生活相贴近,利于考生将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带入写作,使考生有内容可写,在有效测评考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又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生活。例如,上海卷要求考生以李华的身份写一封邮件,劝说好友克服困难参加露天音乐会。再如,2020年7月全国卷玉要求考生以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参加英语作文比赛,内容包括:1.人物简介;2.尊敬与爱戴的原因。以考生所敬爱的人为主题进行写作不仅注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更体现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立德树人的时代特征。此外,紧跟时事热点是2020年7月高考英语应用文试题内容的另一大特点。例如北京卷要求考生以李华的名义 给因疫情滞留英国的英语戏剧俱乐部外籍指导教师Jim写一封邮件,请他帮忙推荐另外一名外籍指导教师,贴近学生社会生活。

(二)高考应用文写作试题设计分析

在试题设计方面,本研究主要从真实性、交际性、提示信息和开放性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1. 试题设计的真实性分析

真实性指试题要有真实的情景,是考生实际生活中经历过的事件,具体包括情境真实、任务真实和人物真实三大要素。本研究对2020年7月全国高考英语卷8篇应用文写作试题的真实性进行了反复研判,分析结果见图3.2.1。

 

 

首先,就情境真实性来看,全国8篇高考应用文写作试题中具有情境真实性的有7篇。例如天津卷要求考生以李津的名义向英国朋友介绍晨光中学成人礼的有关内容,贴近考生学校生活,具有很强的情境真实性。新高考卷I、II要求考生就学校举办的5公里越野赛跑活动为校报写一篇报道,包括比赛路径、参赛人员和活动反响,是考生过去或将来可能遇到的场景,情境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利于考生将实际生活经验代入写作情境与写作内容相结合。而全国卷II要求考生写一篇关于农场采摘的英语短文,要求介绍农场情况、采摘过程。但城市考生从小生活在现代化程度高的都市,见到农场的机会少,更不用说农场采摘,因此,此篇应用文试题情境真实性不足。

其次,就任务真实性来看,全国8篇高考应用文写作试题中,有7篇具有任务真实性。例如全国卷I要求考生写一篇英语短文参加英语作文比赛;全国卷II要求考生为班级英语角写一篇英语短文;全国卷III、浙江卷和北京卷要求考生给外教写邮件请求指导,是考生日常生活中可能产生的需求,任务真实性强。上海卷要求考生以李华的名义给好友王磊写一封信劝他参加音乐会,而在生活中,同学之间通常不会用英文写邮件,任务设置未符合日常生活,任务真实性欠缺。

最后,就人物真实性来看,8篇应用文写作试题中出现假定人物现象的有6篇,如全国卷III要求考生以李华的身份给外教写一封邮件,天津卷要求考生以李津的名义给朋友写一封邮件等。假定人物的方式可能会使考生无法将自己的经历带入问题情境,限制了考生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的充分发挥,降低了试题的人物真实性。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与之前高考英语应用文试题不同,2020年高考英语假定人物的现象未出现在全国卷I、全国卷II的应用文写作试题中,即全国61.29%的省市的高考英语卷中都未使用假定人物,这种情况表明高考英语应用文试题命制越来越注重人物真实性。

 

2. 试题设计的交际性分析

交际性指试题能够体现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包含交际者、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三个要素(亓鲁霞,2006)。本研究对2020年7月全国高考英语卷8篇应用文写作试题的交际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8篇应用文写作试题都提供了明确的交际者、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交际性把握好。例如上海卷要求考生给好友王磊写一封信说服他一起参加露天音乐会。文章交际者为考生,交际对象为好友王磊,交际目的是劝说好友克服天气与交通困难参加音乐会;浙江卷要求考生给因病回国的外教Peter写一封电子邮件,交际者为考生,交际对象为外教Peter,交际目的是问候外教近况并分享班级最新消息。新高考卷I、II要求考生为校英文报写一篇有关越野赛跑活动的报道,交际者为考生,交际对象为校英文报读者,交际目的为宣传学校活动,营造热爱体育锻炼的校园氛围。

3. 试题设计的提示信息分析

提示语是提供给受试者用于激发他们给出回答的材料(Davies,et al,2002)。通常情况下,可以从提示语的信息量和呈现形式进行分析。

(1) 提示语信息量分析

本研究对2020年7月全国高考英语卷 8 篇应用文写作试题的提示信息量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纳入提示信息适度、冗余 、欠缺三个维度中,具体结果见表3.2.3。

 

 

表3.2.3显示,8篇应用文写作试题中提示信息适度占62.5%,冗余占12.5%,而提示信息欠缺占到25%。提示信息欠缺主要表现在未指明已写好的开头语或者结束语是否计入总字数,例如全国卷I、全国卷III。提示信息冗余方面,天津卷要求中国学生李津给外国朋友写电子邮件介绍学校成人礼的活动,试题中不仅给出了开头语,结束语以及书信中应包含的三大块内容:成人礼活动内容、对活动的感受、对未来的展望,且还在成人礼活动内容一项中给出了更细节的提示如成长点滴回顾,观看校友抗疫事迹录像,更在试题最后给出“成人礼”和“新冠肺炎”的参考词汇。成人礼是大部分学生都会有的校园经历,并且每个学校成人礼活动的内容不尽相同,若给予过多成人礼内容部分的信息提示则会限制考生的思维使写作内容单一。因此提示信息过多过细难免造成考生文章千篇一律,缺少新意。除此之外,应用文的写作格式直接给出,不纳入考核范围,使得应用文考试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写应用文的能力。

(2) 提示语呈现形式分析

本研究对2020年7月全国高考英语卷8篇应用文写作试题的提示语呈现形式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文字式、提纲式、语篇式、图片式和图表式。8篇应用文试题提示信息呈现形式均为提纲式。提纲式要点清晰,形式简洁,能帮助考生快速把握写作框架。例如全国卷芋要求考生给外教写一封邮件请他帮忙指导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短剧,邮件内容应包括:①剧情简介;于指导内容;②商定时间地点。考生在时间有限的考试状态下根据所给提示信息准确地构思应用文框架,抓住关键,并在此基础上补充细节完善文章即可。提纲式提示信息的优势虽明显,但难免让学生对提纲产生依赖,出现学生在失去提纲后无法流畅完整地写完一篇作文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写应用文的能力。

4. 试题设计的开放性分析

开放性指试题设计应给予受试者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

(陶百强,2009)。开放性的设置是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思想的空间,有效区分考生的写作水平。本研究对2020年7月全国高考英语卷8篇应用文写作试题的开放性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纳入过大、过小和适中三个程度等级,具体分析结果见表3.2.4。

 

 

表3.2.4显示,2020年全国高考英语卷应用文书面表达重视试题开放性,开放性方面为适度的试题占87.5%,适度的提示信息帮助考生构思文章并留出适当空间供考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北京卷要求考生给因疫情滞留英国的外教写一封信,请他帮忙推荐一名新外籍指导教师,邮件内容需包括:①条件及要求;②表示感谢并提醒注意防护。简洁的两点提示信息不仅为考生理清了写作方向与写作框架,让考生时时把握写这封邮件的目的是请外教Jim推荐新的外教以及写作背景是疫情肆虐,不至于内容与主题相差甚远,又能够让学生自己提出所聘外教的条件要求,融入自己的见解,解决了考生无从下手的问题,且保留了适当的可发挥空间供学生进行细节的补充,既有规定性又有开放性。然而,全国卷III要求考生给外教写信请外教对学生根据英语课文改编的短剧进行指导,试题给出了邮件内容需包含的三个方面:①剧情简介;②指导内容;③商定时间地点,并给出字数要求和结束语。这三点都需要考生展开想象,并且题目中没有给出有关英语课文的任何信息,这就可能导致考生想象的短剧剧情五花八门,指导内容也差异较大,试题开放性太大。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2020年7月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卷应用文写作试题的题材丰富,贴近生活实际,关注社会时事,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试题真实性原则总体把握较好,但情境真实性、任务真实性和人物真实性方面都存在少数降低试题总体真实性的情况,如假定人物等。试题的交际性强,注重实用性,有明确的交际者、交际对象与交际目的。试题的提示信息总体较合适,但个别试题信息提示的量和呈现形式需进一步改进。试题的开放性把握较好,有助于考生展示个性化想法,注重创造性的发展。

(二)研究启示与建议

1. 关注写作主题语境的真实性和时代性

应用文写作的过程是主题意义建构的过程。真实的语境、广泛而具有时代性的题材,不但有助于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发挥试题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和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因此,建议高考命题时和平时写作中,尽量减少试题中假定人物的现象,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文写作情境,以增强考生的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同时,应用文命题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应尽量拓宽题材范围,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热点时事,可以将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应用等作为命题的主题,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文化自信和提高科学素养。

2. 关注写作任务设计的交际性和开放性

应用文写作的过程是作者与目标读者真实交际的过程,是写作者向目标读者传递信息的过程。明确的交际对象、自然的写作情境、真实的写作身份有助于将考生带入情境,从而选择适当的语言,进行真实有效的信息交流。同时,应用文命题在保证交际性的基础上应适度扩大其开放性。要适度把握提示信息的量,适当减少信息提示的补充细节,避免因提示信息量过多而限制考生写作思路,要适当考查学生的细节扩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尽量丰富提示信息的呈现形式,如适当采用图表类提示信息,以考察学生“看”的素养。

五、结语

英语应用文写作试题作为高考英语的关键题型,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还能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写作试题能够反映出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作用十分突出。建议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试题应关注写作主题的真实性和时代性,关注写作任务设计的交际性和开放性。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专项)“基于iWrite智能批改的中学生英语习作诊断性测评与反馈研究”(Y202045713)的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Davies A. A.,Brown C., Elder, K. H.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sting[Z].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Heaton.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辜向东,高晓莹. 200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与各省市自主命题卷书面表达题共时研究[J]. 中国考试,2007(12).

[4]亓鲁霞.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设计与语言运用原则[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6(2).

[5]陶百强. 2009年全国高考英语写作试题共时研究[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9(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Synchronic Study of English Practical Writing among Test Papers of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Zhang Shuang Luo Xiaojie

Abstract: This study makes a synchronic analysis of eight practical writing tasks in 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NMET)in July 2020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testing content and design.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writing topics are full of variety and are close to students’ daily lives; 2) the writing situations are set in authentic ways that are familiar to the testees; 3) the writing tasks lay stress on communicative purpose; 4) with certain openness of the writing content, all the tasks show a preference for innovation; 5) some writing tasks hav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clues and improper presentations. Therefor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authenticity and contemporary quality of the writing topics should be emphasized, while the communic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openness of the tasks design should be highlighted in NMET.

Key words: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practical writing task; synchronic analysis; task analysis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2期)

 

  • 分页 >>
阅读全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