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翻译一句一译(诸葛亮《出师表》全文翻译)

时间: 10-10 栏目:学习方法

独乐园图局部丨寻觅千年经典,感受国学魅力

汉献帝刘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时代正式结束,三国时代正式开始。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蜀”,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东汉末年,豪强割据,军阀混战。诸葛亮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今湖北襄阳西),时人称之为“卧龙”。汉献帝刘协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请他出谋献策,光复汉室。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跟孙权合谋击败曹操,奠定蜀国,与魏、吴形成三分鼎立的雏形。蜀刘备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任丞相。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大小,均由他决定。他当政期间,一方面,励精图治,改善了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巩固政权;一方面,东联孙吴,北伐曹魏,积极争取统一,复兴汉室。

蜀刘禅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准备征伐曹魏。出师临行行前,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上表劝诫,这就是《出师表》,又称《前出师表》。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在伐魏途中病卒于五丈原(陕西省岐山县南)军中。

诸葛亮

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文章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并据此提出了改革时弊,励精图治的三条建议:一曰“开张圣听”,作者指出,蜀汉的形势虽然“危急存亡”,但先帝所遗老臣中,“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只要能“开张圣听”,就可以发挥这些人的积极作用,巩固、发展蜀汉政权。二曰赏罚严明,“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三曰“亲贤臣,远小人”,因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而“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条建议,是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第二部分(第6~8段),文章叙述了作者二十年来以身许国的经过,表露出作者勤于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使后主体念创业的艰难,从而发愤图强,振兴蜀汉天下。在叙述二十年的经历之后,作者又讲到刘备对他的嘱托和他自己受托的心情,表示了自己出师北伐的决心,最后再次嘱咐后主要“自谋”、要“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表现了作者临出征时,对后主的无限忠诚和期望。

《出师表》全文以议论为主。文中以恳切的言辞,精辟的分析,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为了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辛,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成之大业,诸葛亮在文中还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二十有一”以身许国的经过。由于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无限忠诚,肝胆相待,后世有志之人也常用之自比。全文前半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半部分重在动之以情。但,刘禅是否会听进去呢?文章最后诸葛亮为何会“临表涕零”?请见文尾分解。

公元228年三国地图参考,孙权还未称帝

出师表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原文,第一段

① 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221~223年在位。

② 崩殂:指帝王之死。

③ 益州:蜀地,相当于今四川的大部分及云南、贵州的一部分地区。

④ 疲敝:困乏,指刘备在章武二年(222年)伐吴,被东吴陆逊击败之事。

⑤ 秋:时候。

先帝开基立国,还没到一半,中途就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而益州地区人力物力疲惫困乏,这实在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然而,侍奉护卫的官员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在边境上奋不顾身,这都是由于感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恩遇,想把这种恩情报答给陛下啊。陛下应该广泛倾听群臣的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气势,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些不合理的话,以致堵塞忠臣进言劝谏的途径。

出师表原文,第二段

① 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

② 有司:负责专职的官员。

③ 刑:罚。

皇宫内廷和丞相外府,都是国家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如果有违纪犯法或尽忠职守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部门的官吏,来评定应得的惩罚或奖励,借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国理念,不应有所偏袒,否则内廷和外府就有不同的法纪了。

出师表原文,第三段

① 侍中:官名。丞相属官,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应对策问。

② 侍郎:官名。尚书属官,皇帝宫廷的近侍,初任称郎中,三年称侍郎,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

③ 郭攸之:字演长。时任侍中。

④ 费祎:字文伟。时任侍中。

⑤ 董允:字休昭,时任黄门侍郎。

⑦ 遗:给予。

⑧ 阙:通“缺”,过失。

侍中郭攸之、费祎、黄门侍郎董允等,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厚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出来留给陛下。臣认为宫廷里的事,无论大小,都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才能付诸实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欠缺遗漏的地方,得到补救和增益的效果。

出师表原文,第四段

① 向宠:初任牙门将,后任典宿卫兵。当初,刘备伐吴时遭到惨败,只有向宠的部队未受损失,诸葛亮认为向宠善于治军,故临行留他掌管军事。

② 行阵:这里指部队。

将军向宠,品格和行为都贤淑公正,完全了解军事布置,当年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能干”,因此朝臣公议举荐他任中部督。臣认为军营里的事,都要征询他的意见,这样才能够使部队团结和谐,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出师表原文,第五段

① 先汉:指西汉。

② 后汉:指东汉。

③ 桓、灵:指东汉的皇帝桓帝刘志和灵帝刘宏。他们宠用宦官、外戚,捕杀贤能,朝政腐败,皆昏荒无道之君。

④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侍中即郭攸之。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吏,这里指陈震。长史指张裔,诸葛亮出⑤ 驻汉中,领留府长史。参军指蒋琬,统留府事。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得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所以衰败覆亡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常常跟微臣谈论到这些历史问题,没有不对桓帝、灵帝两朝政治的败坏而感到叹息和遗憾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都是坚贞、正直、能以死殉节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出师表原文,第六段

① 躬耕:亲身耕种。

② 南阳:东汉郡名,辖境包括今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一带。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

③ 闻达:闻名显达。

④ 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这里是谦词。

⑤ 猥自:使自己降低身份。猥,卑下。这里是谦词。

⑥ 枉屈:屈尊就卑。

⑦ 倾覆:指失败,即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在当阳长坂(湖北当阳巿)被曹操打败,仓惶逃走之事。

⑧ 尔来:自那时以来。

⑨ 二十有一年矣:刘备自建安十二年(207)三顾草庐起,至建兴五年(227),前后共21年。

臣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田地,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没有想过要闻名显达和得到权贵的赏识。先帝不嫌弃微臣出身低贱,还亲身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臣,征询臣关于当代天下大事的意见,为此臣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在当阳长坂一役中遇到兵败,臣在战事失利的情况下接受委任,在危险艰难的时刻奉命出使,自从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出师表原文,第七段

① 寄:托付。蜀汉刘备章武三年(223年),刘备伐吴失败后死于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临终时将蜀汉军政大权② 托付给诸葛亮,要他辅佐刘禅。

③ 夙夜:早晚。

④ 五月渡泸:章武三年(223年),蜀汉南方四郡先后发生叛乱。蜀汉刘禅建兴三年(225年)三月,诸葛亮率师出征,同年五月冒着致病的瘴气强渡泸水(金沙江),平定南方诸郡的叛乱。

⑤ 三军:春秋时各大国多设有左、中、右三军。这里指全军。

⑥ 中原:黄河流域。这里指曹魏所占的地区。

⑦ 驽钝:驽,劣马。钝,刀锋不利。谓才能低劣平庸,乃自谦之辞。

⑧ 攘除:铲除。

⑨ 旧都:这里指两汉国都长安和洛阳。曹操掌权后迁都许昌(东汉),曹丕称帝后定洛阳为国都(曹魏)。

先帝知道臣任事小心谨慎,所以在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臣。自从接受任命以来,臣早晚忧虑叹息,唯恐对所托付的事情做不出成效,以致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前年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的动乱已经平定,军队的装备也很充足,就应当激励和率领三军,出师北伐收复中原,臣希望能竭尽微薄的能力,铲除奸邪凶恶之人,复兴汉朝皇室正统,回到故都。这就是臣用来报答先帝和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至于考虑政事的得失、兴废,尽量进献好的意见,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出师表原文,第八段

①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话。

② 慢:怠慢,疏忽。

③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④ 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方法。

⑤ 雅言:指正确合理的言论。

⑤ 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刘禅的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希望陛下任命臣负责讨伐逆贼复兴汉室的任务,如果没有成效,就请治臣之罪,借以禀明先帝的英灵。如果没有发扬盛德的言辞,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以揭示他们的失职。陛下自己也应该考虑谋划,征询治理国家的好方法,明察并采纳群臣有益的言论,牢牢不忘先帝的遗训,臣就受恩感激不尽了。而今快要去远征,面对表文不禁流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了。

诸葛亮

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益州开始疲敝了?说明之前的益州不是这样的!《隆中对》有言:“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备听取了诸葛亮之言,取代了刘璋,以益州为根据地开始施展宏图大业,最后天下三分,果然有他刘备的一份。但是,随着刘备的时代结束,形势的变化,诸葛亮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话当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因为诸葛亮对蜀国的一切了如指掌,他的肺腑之言是对自己国家的绝对负责。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话里有话。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是因先帝而报之于“陛下”的,诸葛亮为何如此强调?难道还有谁(刘禅)“懈于内”,不“忘身于外”?诸葛亮如此精明之人,这话怎么能挑明了说呢?接着话题一转,便说“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由此看来,此时的刘禅已经露出“不开张圣听,不光先帝遗德,不恢宏志士之气”的苗头了,而且,刘禅极有可能说了一些不合理的话,以至于“引喻失义”,开始阻塞“忠谏”之路。这可是一顶“大帽子”,这意味着影响和阻塞了国家的前途,这跟先帝的意愿是相违背的。至于兴复汉室正统,成就霸业,就更不用说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对呀,本应该“俱为一体”。为啥还这样说?当然,如果是在刘备时代,这些话就没有说的必要了,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说明现在的宫中和府中不为一体了,陟罚臧否,也不同了,刘禅再也不把那些作奸犯科和忠善者送有司来论其刑赏了,平明之理成了遗臣的一种需要和渴望。表面上,诸葛亮似乎提出了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其实不然,这样的情况极有可能已经发生了,使得偏私出现,内外异法。所以,诸葛亮在出征之前,满腹的不安,并向刘婵提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并予表明“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但是,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诸葛亮知道刘禅的小心思(不愿意听这些“长辈”的劝告),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为何要这么说?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刘禅对诸葛亮实际上是很讨厌的,奈何人家是国家元老和上代的重臣,所以,就算有一百个不愿意,也得支起耳朵认真听着,内心实则早就盼着诸葛亮离开了,不要在耳边聒噪为好。况且,刘禅还喜欢黄皓一类的小人,这跟先帝简直是反过来了,故有此一说。两代人一个姓,差距如此之大,不能不令诸葛亮汗颜、痛心,但他还得硬着头皮这样坚持下去。说自己将要去讨伐的魏主,北定中原,却是那么明朗、坚定、睿智……两厢之下一对比,诸葛亮可谓苦在心头,却无处去发泄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一面在规劝刘禅,一面在回顾过去的辉煌,或者是怀念过去的贤主。与前半部分形成对比,想当年,“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今南方已定”“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是这样想的,但刘禅又准备怎样做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面对如此器重自己的先帝的后代,诸葛亮别无他法,在他明知刘禅不可为之际,还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么一个人身上,唉……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简直无话可说了,悲痛啊!遥想当年,刘备咨询天下大事,诸葛亮侃侃而谈,那是志趣相投,那是英雄相见恨晚,而今刘禅与先帝如此大相径庭,对于诸葛亮来说,那就是拳头打在棉花上,既无力又无奈啊!

全篇言词之中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诚挚恳切,感人至深。

一篇《出师表》写出了诸葛亮的心酸与无奈。蒸蒸日上蜀汉大业无人可继之,自己又孤掌难鸣,一统天下便在冥冥之中成为了黄粱一梦……诸葛亮会不会有“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感慨,后人不得而知。但《出师表》里表现出的孤注一掷的无奈,令多少后辈为之而痛惜呢!

收藏点赞齐添,评论转发一致。

感谢「关注」,雅俗共赏。

推荐阅读《滕王阁序》

  • 分页 >>
阅读全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