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一代英雄,乌江自刎;刘邦,一世小人,坐定江山。
初读《鸿门宴》,对其中的故事情节疑惑不解,但看了《史记.项羽本纪》之后,便有了一些对项羽不杀刘邦的看法。
虽然项羽是个个性残暴,动辄杀人的武将,但项羽杀人也是有原则的:只要是阻挡他灭秦兴楚的复仇事业和雄霸天下的壮志的人,他将予以彻底的毁灭。项氏家族与楚王朝具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血肉相连的关系。项羽集国仇和家很为一身。一百多年的仇恨,一百多年的血泪,强烈的复仇怒火与个人的野心相互交融,铸就了项羽这个时代英才。
虽然项羽是这样一个杀人不眨眼,背负着血海深仇的人。但在他看来,刘邦不会阻挡他实现目标的脚步,而且,他还需要刘邦在根除秦患上的一臂之力。如果杀了刘邦,将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和恐慌,造成抗秦联盟的破灭。于是,加上项伯的撮合和刘邦的谢罪,项羽放弃了剿灭刘邦的打算。我认为,这不是项羽的盲目和疏忽,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睿智抉择。
但是,如果杀了刘邦,项羽会改变历史吗?答案是否定的,刘邦如果死了,项羽依旧会面临乌江自刎的结局。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把项羽的失败归结为三点:第一、悲观坏处,放弃了观众这一战略要地;第二、放逐并杀害义帝,在政治上陷于被动状态;第三、迷信自己的气力而不学习古代圣君以德感人的魄力。由此可见,刘邦对项羽的影响微乎其微。刘邦死了,还会有王邦、李邦,项羽终将败笔于乌江。
项羽的思想,并称楚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继承了英雄时代的传统,尚力不尚德,有勇而无谋。虽然能“马上得天下”,但却缺少“马上治天下”的能力。即使项羽真的称王,那么国家也必定不会长治久安。
由此看来,相遇的失败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的思想和做事的态度。历史不会因刘邦之死而改变,项羽终究延续项氏家族和楚王朝没落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