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课时练答案(3)
13期末测试卷第16题答案
(1)得到
(2)更加(发愤)
14期末测试卷第17题答案
(1)困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苏洵的文章)流传出来后,士大夫们争相传阅,一时间学习写作的人都抢着模仿苏洵文章的写法。
15期末测试卷第18题答案
异同:同——读书都很勤奋刻苦;异——宋濂幼时家境贫寒,苏洵发愤读书很晚。
启发:非勤奋刻苦不能读书;只要肯学,就为时未晚。
16期末测试卷第19题答案
上片“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纸晌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
17期末测试卷第20题答案
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屠,壮志未酬的结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前万里江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收复中原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崇高理想和满腔的报国热情。
18期末测试卷第21题答案
(1)[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要写好这篇作文,着眼点要放在三个关键词上:兴趣、甜蜜、牵引。最好写自己的兴趣,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当然,也可以写名人的兴趣,表现名人在兴趣的牵引下取得的骄人业绩。如何体现甜蜜感,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如果仅介绍自己的兴趣,就会造成离题。要写出兴趣给你带来生活的乐趣,给你带来探究的动力,给你带来成功的喜悦,要紧扣“甜蜜的牵引”,如果仅仅写这件事有何意义,如何克服困难,就不切题。因此写作中一定要体现“兴趣”“甜蜜”“牵引”这三个要素。
(2)[写作提示]
作文题提示了“春天”“青春”“母爱”“友情”四个角度,宜围绕学生的生活延伸开来,从而进入更深入的思考。最显著的特点是用一种限制性的标题,“原来……我没懂……”,需要学生清晰地梳理出写作恩路:从“我懂了什么”到“原来我没懂什么”。“懂了什么”,这是作文的立意所在。此外,写作时还应注意如下几点:①要把“原来”的过程,通过一件具体事情详细地反映出来,而这件“原来”的事应该是“我”以前曾经经历过的事,并且还是一件诸如对青春、母爱、友情等曾经有着误会或误解的事。要写出自己如何缺乏情感与理性关系的认识,后来才醍醐灌顶明白其中原委。②要写出“没懂”的具体过程,既要写出“我”对那件事产生误解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又要写出“我”对那件事的心理表白、认识态度以及如何消除误解的经过。总之,写记叙文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写详细,更重要的还要把事情里所蕴藏的真情实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