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
粽子是由糯米做成的,呈三角状,以箬叶、竹叶或芦苇叶,包裹糯米或黄米或其他辅料如枣,豆沙,火腿、咸鸭蛋、花生、栗子等,并以水煮或蒸熟的食品。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可是谁知道,这嫩绿色的粽叶里竟充满了爱国人士屈原的伟大爱国之情!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话说屈原是因为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于心不忍,就抱着大石纵身跳入了江水里,一点也没有不情愿,很安心的跳入了江水,想与自己的国家一起灭亡。
而人们为纪念屈原,就让家人把一个个的糯米团投进江里,希望那些水里的小鱼小虾等动物不要去吃屈原的尸体,去吃糯米团;可是后来人们又害怕水里的蛟龙吃掉了糯米团,小鱼小虾们没食物,就继续去吃屈原的尸体,就想到了在糯米团的外面裹上粽叶,这样就不会去吃糯米团了,也可以保持屈原的尸体不发臭。而过裹上粽叶的糯米团就是我们现在吃的粽子。至今为止人们依旧敬佩屈原的爱国之情所以,在端午节那天,每家每户都要吃粽子。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粽飘香,爱国心。吃粽子,过端午。让我们向屈原学习,学会爱国,保护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