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论禹计功不较多”。这是皮日休写在作官任上游览京航运河时的四句诗,他站在岸边视察兼游玩,看着水上川流不息的船潮有感而发,随口四句就流传千古,至今还印在高中课本的历史书上。皮日休早年醉心功名,在这首诗中他不加掩饰的对前朝皇帝隋炀帝大加赞赏,认为隋炀帝开凿京杭运河是做了件功利千秋的大好事,丰功伟绩甚至可以和古时治理大水的禹相媲美。然而早年的皮日休见识浅薄,他仅仅看到了京杭运河表面的繁华,也没有深刻思考为什么禹夏可以历国500年,而隋朝却仅历两帝就匆匆灭亡的事实。其实只要把他的前两句诗颠倒过来就可以很好的解释隋炀帝的败局“至今千里赖通波,却致隋亡为此河”。当今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京航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仅凭这一条河就足以让隋炀帝功秉千古,超越唐朝所有皇帝的功绩,可为什么做成了如此的伟业,却保不住隋文帝开创的铁捅江山,落的个被宠幸近臣亲手绎死的下场?
其实原因并不难解释,虽然修建京杭大运河功利千秋万代,但对于隋朝的百姓来说,却得不到哪怕半点的实利好处,甚至对于他们来说京杭大运河却无异于一条灾河,血河。为了修建运河,隋炀帝举倾国之力,四处劳役人丁数百万,农业生产遭到毁灭性破坏,他派遣酷吏麻叔谋主管修河,强制天下15岁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征发了360万人。同时又从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担负供应民工的伙食炊事。隋炀帝还派出了五万名彪形大汉,各执刑杖,作为督促民工劳动的监工。因为劳动负担很重,监工督责太急,所以不到一年,360万民工死者竟达250万人。可以说京杭运河完全是被人民的血染成,河中到处飘的都是人民的尸体。可见在隋朝人民看来,隋炀帝修建运河绝不是在做什么造福后代的好事,而完完全全是在倒行逆施,隋炀帝依因此被称为暴君,引万民仇恨,最终导致亡国身死的下场。如果用辩证法分析,就是他只考虑了长远的利益,而无视眼前的实际利益,让人民群众牺牲本代人的幸福甚至生命来为下代人造福,其道路必然走不通,必然落得丢失政权,最后成果被推翻隋朝的敌人唐朝窃取去,空为别人做了嫁衣裳。
看到了隋炀帝的灭亡,明君李世民采取了和皮日休不一样的态度,他非常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在位间没有在推行一些可以造福千秋万代的巨大工程,而是轻摇薄赋,与民休息,最终开创了贞观开元盛世。李世民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非常注重从隋朝的灭亡中对比着吸收教训,知道不顾人民眼前利益和生命是不可取的做法,知道水能覆舟的历史真理。
正如玛丽尤肯达和施图格林博士信件中所表达的一样,有时我们也要学会衡量眼前利益与长久利益。
如果你是翱翔于天际的苍鹰,你就应该把目光投向广阔的蓝天。如果你是流淌在山中的清泉,就应该把目光投向远方的大海;如果你是普照在空中的太阳,就应该把目光投向世间的万物。“酒入豪肠,七分啸成剑气,余下三分化作诗篇,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穿越于时空的隧道中,我听到了诗仙的豪迈的笑声。他是那个时代的英才,能够包容皇帝的“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雄心,却容不下一位有济世才情,胸怀抱负的才子!几千年前,高力士的手上仍留有羞辱,但我们的诗仙却不愿鼠目寸光地留在翰林院,他把目光投向祖国的大好河山,“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我看到了诗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潇洒,听到他高吟“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正是没有把目光拘泥于平俗的仕途上,而把目光投向远方,才成就了他的不凡不俗。黄沙纷飞的大漠上,一位少女携着橄榄枝走进了匈奴人的营帐。从此老人、小孩子的脸上不再有丧失亲人的痛苦,汉匈的边境也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局面。汉元帝仍然失落,怎么大汉的最后一缕馨香,就到了一群蛮子手中?古今有多少诗人为昭君吟唱“公主琵琶幽怨多”,但多情的诗人不知道,昭君的选择是义无反顾的,本是她的初衷。昭君没有把目光放在侍奉皇帝和争权夺利上,她把目光投向了汉匈之间的和平,她愿意以自己的青春换来两族人民的幸福。从此,青冢便成了汉匈边境中昭示和平的一座里程碑。阅尽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把目光投向高处,他们不拘泥于眼前的利益,没有鼠目寸光,他们的远大目光决定了他们永恒的位置。
做好现在,放眼未来。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