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管理请示
国务院:
我部所属的各地经贸企业、事业单位的业务管理一向是以部为主;财政上均由我部统一核算,一切开支、盈亏都由我部负责,财政属中央。一九六九年以前,全国外贸企、事业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劳动工资也是由原外贸部统一管理的。十年动乱期间,因外贸部无法管理,经请示国务院领导同志,交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管理。实际上长期以来是由省、地(市)、县各级自行管理。这些年来,各地劳动、编制部门虽对外贸企、事业单位的劳动工资和人员编制工作给了很大支持,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我部对这方面的工作未能实行统一管理,形成了我部只管出钱,而无法控制劳动工资计划的局面。从全局看,这种管理办法存在很多弊病,主要问题是:
一、各地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局限,对外贸企、事业的机构设置,不能根据商品的自然流向、任务的大小、按经济区域合理布点,而是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机构。省、地(市)、县同在一地,经营同类商品也设几套机构,环节多,业务上扯皮,经营管理混乱,经济效益差。
二、外贸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急剧膨胀,一九七六年职工总数为二十八万人,到一九八二年底已增至四十九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三万五千人。一九八一年原外贸部曾向全国外贸系统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增加人员的通知,但人员还是在直线上升,一九八一、一九八二两年,每年增加四万五千人。人员的增长大大超出了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有的地方由于人员过多,不得不实行隔日轮休。
三、由于人、财、物管理脱节,不少外贸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四、近几年来,中央和国务院虽一再强调要整顿劳动组织,加强企业的定员、定额管理,但由于外贸企、事业单位的业务、财务管理和劳动工资计划管理相分割,因此,这项工作也难以进行。
为便于我部对所属经贸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灶吃饭”的原则,应当实行谁出钱,谁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劳动工资计划,以便和经贸业务、财务以部领导为主管理一致起来。为此,除了广东、福建、上海财政上已与经贸部脱钩者外,拟将我部所属在各地的经贸企、事业单位(即由我部统一核算的企、事业单位,下同)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劳动工资计划收归我部统一管理。具体办法由我部另行制发。有关劳动工资指标的划拨,由我部会同劳动人事部制订具体办法贯彻执行。在我部未与各地划拨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和未制发具体管理办法之前,各地仍应严格按照经贸部和劳动人事部一九八二年十月六日、二十八日《关于冻结全国对外经贸系统人员的通知》和《关于冻结对外经贸系统人员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答复》两个电报精神执行。
各地经贸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劳动工资计划收归我部统一管理后,各地劳动人事部门仍应继续加强对经贸企、事业单位的劳动工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协助解决人员调配、安置等方面的问题;各地经贸企、事业单位仍应及时向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反映情况、汇报工作,主动争取其指导和帮助并接受其监督、检查。
上述意见,我部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五日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汇报全国对外经济贸易计划会议情况时作了汇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已表示同意。
以上意见,已征得劳动人事部同意,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
对外经济贸易部
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
- 分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