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课后习题答案

时间: 11-18 目录

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第一题答案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诗人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这一瞬间诗人的内心是非常矛盾和迷惘的。因为此刻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但随着火车的启动、汽笛的长鸣,他明白了四点零八分可能是他与北京的最后一面,他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他有一种被北京抛弃的感觉,内心无比的惶恐。他从此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他对北京母亲依依不舍,但又无法抗拒离别,内心感到无比失落和茫然,这也是一代知青当年共同的心理感受。

2《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第二题答案

结合括号中的问题,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1、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2、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我”的心为什么会如此疼痛?)

3、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来写,有何深意?)

4、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最后”有什么含义?)

1、诗人产生这种感觉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外界的火车启动给诗人造成的错觉,实际上并不是北京车站的建筑在剧烈抖动,而是火车启动时火车在抖动;另一种是诗人内心的抖动,此刻火车的启动,提醒他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马上就要开始漂泊无依的生活了,这对于一个20岁青年的内心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撞击和震撼。

2、因为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强烈的依母恋乡之情使“我”不愿离开这里,但又不得不离开,所以“我”内心无比痛苦。

3、诗人这样写既表达了对北京母亲的依恋,也表达了对家乡北京难以割舍的感情,同时更深刻地传达出其内心对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希望党和国家关注知青的命运,不要忘记知青,不要抛弃知青。在这里“妈妈”“北京”已不是表层的意义了,而是代指党和国家。

4、这里的“最后”是“最后一面”的意思,这个词表达了诗人对北京的依依惜别甚至是诀别的心理感受。因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谁也无法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谁也无法预知自己将来能否回来,这也是诗人内心迷惘与失落的一种外在表达。

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第三题答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或访问当年的知识青年,了解这段历史。

可登录新浪或百度网站,键入“知青历史”等关键词进行搜索。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答案

相关推荐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