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课后习题答案

时间: 10-25 目录

1《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阅读练习・探究第一题答案

你能从本单元和读过的诗词中找出能反映物候的诗句吗?在班上交流,看谁找得多。

本单元中能反映物候的诗句有:《江南春绝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玉楼春》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鹧鸪天》中的“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等。其他诗词如《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渔家傲》中的“衡阳雁去无留意”,《采桑子·重阳》中的“寥廓江天万里霜”, 《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等。

2《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阅读练习・探究第二题答案

指出一个事物的特征(或提出一个观点),引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它,叫做举例子,这是很重要的一种说明方法。请从《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中找出例子来。

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在西南的诗人,关注的是杜鹃;在华北、华东的诗人,则青睐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的分布,在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3《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阅读练习・探究第三题答案

对现象背后的原因作出多方面的说明或分析,是使文章丰富、深刻的重要方法之一。“原因”多,忌杂乱,条理性和层次性就显得非常关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做到了吗?例如它为什么反复地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为许多自然段的开头?请说说你的看法。

做到了。课文标题采用了疑问句式。在说明的每一层前运用设问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能使中心突出、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艺术色彩。

4《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词句品味·积累题答案

1.杏花开了,好像传语农民赶快耕田;桃花开了,好像暗示农民赶快播种。(《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体会在并列句中避免用词重复的写法。

2.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领悟鸟语花香的暗示。(《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鸟语花香”,原为形容春天的自然美景。这里从物候意义上灵活运用,请细细体味。

3.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万紫千红的春天,活力充沛,生气蓬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疑问,寻求科学的解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科普作品要讲求客观眭,但也常常追求语言的文采、表达的生动。请体会上述句子的好处。

1.“传语”和“暗示”在这里所指的意思是一样的,都用“传语”或都用“暗示”意思没变,但感觉单调。用不同的词表述,语言就丰富起来。如“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在西南的诗人,关注的是杜鹃;在华北、华东的诗人,则青睐布谷”中,分别出现“注意”“留心”“关注”“青睐”,所指的意思都一样,都能用“注意”或“关注”,但语言就不丰富了。

2.“鸟语花香”的物候意义在这里是临时赋予的,结合上下文语垸,读者领会它毫无困难,反而因为陌生化的使用带来新鲜感和趣味感。此外,这两句话在同一篇文章中,又很靠近,作者为避免重复感而将前后句中的“鸟语花香”的内部词序作了变动。

3.好处:①选择万紫千红中最耀眼、最鲜艳的红色作为代表,最容易激发人们对“花朵色彩之美”的经验联想。

②紧接着借用著名电影主题曲的名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为其提出问题的代用词。这就给人文雅、亲切、有趣的感觉。

③连用五个四字词(精神振奋、万紫千红、活力充沛、生气蓬勃;“强烈,奔放”从语气上也可当成四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又夹在散句中,避免一味使用造成的单调。

④最后“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疑问”,既是承接前文,不显生硬,又自然引入“寻求科学的解释”的话题,使表述的语气也丰富起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答案

相关推荐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