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题实施计划(6)
3、科学性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可操作性原则。
六、课题研究步骤与内容
(一)实验班级:七、八、九年级,共18个班。
(二)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秋——20xx年春,准备、立题、开题、实验阶段。
第二阶段:20xx年秋——20xx年春,实验探究、阶段性总结。
第三阶段:20xx年秋——研究、结题阶段。
(三)子课题
a、数学课例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研究。
b、“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途径研究。
c、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策略研究。
七、课题研究方法
1、注重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潜心学习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教育教学研究期刊、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并注重拓广自学的内容,搞好有关数学教研的培训;在学习中做到有重点、有心得、有反思、有效果。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学习1本教学论著,细心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内容;在动态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课程结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
2、注重课堂教学研究,丰富师生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探究、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科书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留有较大空间,“想一想”中的诱导发现,“议一议”中的问题提出均有一定深度和相当大的弹性,不同的学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读一读”中引出多种思路,对问题解决有很大启发性,“试一试”中具有挑战性,让学生感受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3、整合教学资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构建“问题情境、探究合作、解释应用”的模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关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积极思考、是否自主探究和主动交流、是否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否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能否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4、形成人人参与,合作研究的氛围。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实用性,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师生互动,目标明确,齐心协力做好课题实验研究,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反思问题研究的过程,提高实施与研究的能力,提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策略。
5、注重日常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提炼研究模式。开展综合研究课题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练真功,过硬招,勤于笔耕。撰写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案例、教育故事、教案、课堂实录、论文。反思课题研究的形式与过程。在课题实验中做好以下基本研究:提练模式----做模式课----形成优秀模式课。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课题研究负责人:张中建、李小勇
2、课题研究实验组
第一小组
组长:王绍毅
实验教师:李英祥 罗 琼 郭小平 张岚
研究课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途径的研究
第二小组
组长:李小勇
实验教师:卢斗敏 黄 健 黄学中 黄 艳
研究课题:数学课例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研究
第三小组
组长:向昭利
实验教师:张中建 周义权 陈平祥 李永成
研究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