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实施计划(2)
② 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填写在临床路径记录本中注明。
③ 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
④ 对病人的康复进行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目标。
⑤ 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3)护士职责:
① 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
② 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
③ 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④ 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
⑤ 记录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
⑥ 负责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
⑦ 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
⑧ 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并加以处理。
⑨ 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并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4)药剂科的职责:
① 监测合理用药。
② 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用药成本。
③ 协助处理与药物有关的变异。
(5)临床辅助科室(检验科、影像科)职责:
① 执行临床路径表上本科室执行的项目。
② 协助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变异。
(二)临床路径的病种选择
将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及标准下发各相关科室,科室临床小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组织讨论,选出切实符合我院工作实际的病种,报临床路径领导小组审议修订后实施。
四、临床路径的实施
(一)临床路径标准的修订
各科室临床路径小组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病种,修订临床路径标准及临床路径表,上报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审议通过后实施。
(二)确定标准化医嘱
标准化医嘱,是指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检查等等。标准化的医嘱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临床路径的顺序进行。
(三)培训
实施之前召开专题会议,对各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医、护、药、技及其他各科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另外采取院刊、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和进展情况。
(四)试行
通过临床试行对临床路径进行检测,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逐步完善。
(五)追踪与评价
实施临床路径的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每次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实施后,都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并进行阶段性总结,上报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通报。
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要点
(一)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严格遵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生素分级使用》等执行,改善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状况。
(二)按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强化院内感染管理。
(三)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认真落实危重病人报告、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审批等医疗核心制度,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