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写出了小李可对远方妈妈的想念,也写出了学习和政府要对留守儿童重视。一共有三点:一是从生活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关爱,学校要对家庭教育缺失进行补偿,更多地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加强人格教育、性格教育等,并从教育教学,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管理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对留守儿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二是针对留守儿童特点,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在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三是通过书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为增进孩子与父母的联系创造条件,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
关心关爱关注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他们是缺少爱的孩子,那就让我们的爱去爱他们。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有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多年不见自己的父母,呆呆的望着天空,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受到亲情的折磨,生活中不容弱者,也许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早早学会自立,稚嫩的肩膀上多了一份承受,包括思念。思念仿佛成为他们生活的格调,而眼泪,又怎能不会去体恤父母的无奈。
留守儿童的泪,也是社会的痛。
往往在留守儿童中存在这样的问题:
1。学习较差。由于父母对孩子关注少,学习也是过问甚少,与他们的思想观念差异较大,所以沟通上出现障碍,随之教育上弊端较多。
2。性格缺陷。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回家次数少,与子女联系少,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极易使它们的性格变内向。3。缺乏亲情。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往往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出现焦点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等。
4。心理障碍。他们需要亲近、畅通倾诉,而他们的父母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不利。
5。行为偏差。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存在行为偏差的现象。
我看过一段视频,主要是一个地方政府组织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见面。在旅途中,我看到那些孩子们紧紧相拥,此刻,他们心里是怎样的呢?也许真正能够得到安慰吧。到站了,孩子们迫不及待的要下车找自己的父母,就在那一瞬间,我从孩子们的眼里看到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感动,对,是我看到的。镜头特写的是一位10来岁的女孩,女孩找到妈妈,扑了过去,连说“妈妈,我好想你。”妈妈的眼中也有了泪水,女孩问爸爸为什么没来,妈妈告诉她爸爸太忙,没时间。但女孩还是紧紧握着妈妈的手,与妈妈一同去了他们一直租来的“家”,女孩说要比想象中简陋,不过,还是有一种温馨的感觉,说着女孩笑了。晚上见到自己的爸爸,一家人一起吃晚饭,女孩此刻的心情也许是以前只能是出现在梦境中的吧。而后妈妈带着女孩到处逛了逛,可是爸爸妈妈工作紧张,女孩只能暂住两天。临走了,女孩抱着妈妈爸爸静静的相拥在一起。
后面的我不多说了,是对于一个留守儿童来说是最不愿经历的,我们是普通人,我们无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也无力去消除他们的贫困,但是,我们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做点什么,其实社会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把爱汇集起来的倡导者,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留守儿童,别让感动变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