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汉字的代价,是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是对书写阅读的思维方式的淡忘。遗忘之后的表现,却是人们在思想上对技术的追求与依赖。如尼尔?波兹曼所说:“在这个世界里,忽而是一个事件,忽而是另一个事件,这样的事件突然冒出来,转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是一个难以把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培根阐述的进步理念已经被技术进步的概念取代了。我们的目的不是减少愚昧、迷信和苦难,而是让我们自己去适应新技术的需要。”
网络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但给人心灵上所带来的满足感未必会超过以往。智能手机的普及能够使人随时进入网络世界,但同时也带来了注意力的破碎化。现在人们通过网络,注意力可以随时被打断,以往的写诗填词式的专注,在当今的社会,再难呈现。
随着电视、网络的发展,人们高呼“读图时代”的到来,但图像式的思维方式,迫使成人把孩子式即刻满足的需要和对后果漠不关心的接受方式视为正常。图画要求我们诉诸感情,而不是理智,它要求我们去感觉,而不是思考。而文字培养我们的,正是选择、比较、思考的能力。
遗忘几个汉字不可怕,但丢掉汉字的美让人心痛,丢掉汉字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令人担忧,丢掉文字所培养的严谨的逻辑思维才最可怕。
因此,在我们习惯了通过敲击写出汉字的同时,试着拿起笔,把它呈现在纸面上,因为它不仅仅是汉字,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延续。
2007年9月,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为一家中学生杂志封底题词,把“风毕正茂”的“茂”字下部“戊”写成了“戍”。这一个错字,被文人炒得沸沸扬扬,似乎成了一个“文化事件”。人们争论着:名人应不该写错字?写了错字的自我态度?她的写法是否是错字?为其辨护,为其揭短,争争吵吵。找出造成错字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名人还是普通人写错字是不可避免的事。近些年来,发现写错字的人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是现在有些年轻人,从小就没有受到汉字书写的基本功训练,从小就养成了写错字的习惯。进入社会之后,已为成年人注重于计算机的应用,而对汉字书写根本就不重视。这是造成汉字书写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半期开始,在王选、王永民等一大批专家辛勤努力下,使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青少年率先进入计算机技术领域,手指敲打健盘书写汉字。计算机打字己成为现实中学习、办公、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年轻一代,许多人不再用手掐着笔杆在纸上画来画去而是用双手在键盘上打字。计算机打字极大地提高了汉字的书写速度。计算机打字对青少年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对汉字只要认知用拼音输入法就能将汉字打出来,不需要了解字的间架结构、笔画与笔顺,每个字怎样写法在计算机上打字关系不大。因此,人们就不太注意去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所以,在现今的青少年中书写汉字出现几个错字是不足为奇的。有人预言:现在己进入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时代,文字信息的传输和存储都由计算机完成,未来的世界不再需要用笔在纸上忙录了,笔和纸都无用了。这是取消笔和纸不用手写字的遐想。由此看来,汉字书写己陷入危机。“书写危机”之说并耸人听闻。汉字书写在中小学生的世界里从形式到内容出现了空前的颠覆。翻开一些学生.作业本,干净整洁的作业寥寥无几,错别字层出不穷。学生如此,许多知名度很高的演艺界名星们也莫不如此,只要留意一下他们的签名和作为电视嘉宾在题板上写的几个汉字就一目了然了。可以肯定地说,现今,从中央到地方、从精英人物到普通百姓,其汉字书写水平(并非指使用毛笔的书法水平)是一代不如一代。人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正在每况愈下,不仅社会上青年人写字差、学生写字能力差、连某些教师和某些公务人员写字水平也差。这不能不说这是我国汉字书写的倒退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