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修珠说:“学习书法对人的性情、修养、气质有变换和重塑的作用,从微观来说,能提升个人气质,从宏观来说,对整个中华民族气质的提升也有一定帮助。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宝贵财富,书法教育不单单是写字课,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本质上是对中华文化的爱护和传承。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后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回报,而前者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书法中所包含的不仅有书写技巧,更有中国的文化与哲学,年纪小的孩子们未必能透彻地领悟,但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一个人儒雅的气质就形成了。一周一次的书法课,还能让孩子们从繁忙的课业中走出来,劳逸结合,调节他们的身心健康。”
光明网做了一件好事,它的“汉字书写调查”,用确凿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85.20%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这是坏消息,也有好消息。高达96.4%的被调查者认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决不能放弃”。
堪忧的是现实,欣慰的是情感。
汉字承载着历史记忆。书写汉字是感受中华文明和艺术精神的通道。但是,现在的汉字书写面临断流的危机。我们在焦虑:决不能放弃书法这门艺术的文化情感,能否改变“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的事实。
汉字书写下滑的原因
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分析起来,缘由种种。最直接的原因是物质文明发达之后,导致两波“换笔潮”,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
第一波是传统的毛笔换为自来水笔、圆珠笔、铅笔之类的“硬笔”。20世纪50年代普及国民教育,“硬笔”也普及开来。这波换笔,虽然笔已变种,但终究还是笔,汉字还要一笔一笔写出来,“书写”传统犹在。
第二波换笔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起初是计算机普及,继而网络覆盖,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这一次以“机”换“笔”,连“书写”动作也换掉了。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两种简单垂直的操作:键盘上的“敲”,鼠标上的“点”,字库里的汉字就蹦出来,省心又省力。
不论是被动裹挟还是主动顺应,20世纪的两次换笔,速度一次快过一次。处理文字的工具越来越进步,手段越来越便捷,效率越来越高。
当我们欣然陶醉科学技术之赐时,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的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传统文化联系的纽带正在断裂。三千多年的汉字书写,现在也成了“文化乡愁”。
汉字书写与中国文化
重视汉字书写训练,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向来是从蒙学开始。西周学童(当时叫“国子”,限于贵族子弟)的教育,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科,称为“六艺”,这些科目,与今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正相吻合。其中“书”这一科,包括汉字书写训练。此后,不论官学、私学,汉字书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科目,一直延续到20世纪。
古代的课吏、科举制度,曾对汉字书写教育、书法繁荣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1905年清朝取消科举制度,书写汉字主要依靠学校传薪续火。
汉字书写,首先是学,在老师、家长指导下学。照着字帖练习书写,古人称为“临帖”,现在叫“练字”。练字是学生的每日功课,古人称为“日课”,一本字帖需反复练习,这也是“学而时习之”的学。
在练字的过程中,学会使用毛笔,学会书写技巧,学会处理笔画结构之间各种组合关系,把字写得端正美观,笔画有力感,达到指挥如意的程度。这样的能力,古人称为“童子功”、“基本功”。古代很多大书家是以“功夫”著称,汉朝的“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陈朝书家智永,登楼不下,学书四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