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冬的夜晚。
天已经变的漆黑了。屋外,刮着刺骨的寒风,密密的雨丝形成了一道道水帘,只听见“噼里啪啦”的雨声。
真是太冷了。我把衣服披在了身上。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得好好复习。不知不觉中,到了10点钟。虽然妈妈一再叮嘱我考试前早点睡,但我老觉得似乎多看一眼就会多得一分似的,手好象和书融为一体了似的,放不下,放不下,还是放不下……
我还在看书。那看了一遍有一遍的课文,背了一遍又一遍的公司,比什么的吸引力都要强,都要大。寂静中,轻轻地推门声和轻轻的脚步声响了起来。哦,是妈妈来了。
见我扔在复习,妈妈有些心疼又欣慰地说:“还没睡呀?早点儿休息吧。”我没有回答。妈妈来到了我身边,轻言细语地说:“早点儿睡,明天精神好,考试才考得好。”说着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我仍然不肯睡,头也不抬丢下一句:“睡不着。”又专心地看题。妈妈皱起了眉头,浅浅的皱纹绞作一团。在那儿站了一会儿后,似乎有了主意,脸上出现了一丝淡淡的微笑,轻轻地走出了门。
不久,妈妈又来了,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走了进来。她轻轻关上门,走过来,把牛奶放下,然后对我小声地说:“喝点儿牛奶吧!会睡得很好。你有点冷吧,喝了就不冷了。”我端起牛奶,手上立刻感到一阵温暖;送到嘴边,喝下去,全身都不再冷。看着我喝下牛奶,妈妈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无意间,却发现,妈妈还穿着围裙,两只冻得通红的手在搓着,搓着……
一个初冬的早晨。
天已经完全亮了。风停了,雨停了,我坐在考场里,胸有成竹地做着题,笔下一片“唰唰”声…
小时候,家是温暖的,回家是一种享受。
当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完了回家的路,爬完了108阶楼梯后,我到家了。我用钥匙轻轻地打开家门,总会欣喜地发现,在餐厅中央那张红木餐桌上,有一杯牛奶,在它的下面,还垫着一张纸条。那张纸条上,每天的内容都不一样,有时是祝福,有时是鼓励,有时是安慰。
我总是习惯地脱了鞋子,慢慢地走到餐桌前,伸出双手,悟住那杯充满亲情的牛奶。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感受到,在那牛奶杯的外壁,有着牛奶的余温。那杯牛奶,是热的。我会先拿起纸条,读一读上面的内容,再拿起那杯热牛奶一饮而尽,一滴不剩。接着又不厌其烦地再读一遍纸条上的内容,细细品味真情体会。此时此刻,一股家庭的温暖从纸条上溢出与牛奶的余温结合,然后不断地扩散,整个家都充满了温暖。我身处在这温暖的气氛中,总觉得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是爱的港湾。最后,我那起纸条,走进房间,小心翼翼地将它放进床头的储蓄罐,储蓄着热牛奶的余温,储蓄着家的温暖。
长大后,父母的工作越来越忙,家庭的温暖也一天天地淡了。直到有一天……
直到有一天,当我再用钥匙轻轻地打开家门,习惯地脱了鞋子,慢慢地走到餐桌前,想伸出双手,悟住那杯充满亲情的牛奶时,捂到的却只是冰冷的空气。咦,我的热牛奶呢?我找遍了全家的每一个角落,没有热牛奶,根本没有。刹那间,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 也许我再也不会有热牛奶了,甚至连一杯冰冷的牛奶也不会有了。
我走进房间,打开了床头柜上的储蓄罐,希望能够通过重读纸条来找回家的温暖。可是,当我打开储蓄罐,那出那一张张曾令我兴奋不已,激动不已,感动不已的纸条时,却莫名地感到那些言语是那样的陌生,那样的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