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伊始,我或许是伴着h1n1回来的,咳嗽是一个接一个,鼻涕也是一串连一串,这感冒有着极强爆炸力和难耐持久性,倒是苦了我,不用化妆,鲜红的鼻就彰显着我饰演的角色:小丑。本来,对考研成绩心灰意冷了,家里人建议我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准备省公考。开始倒也装模作样,不过,毕竟考研一役致使我元气大伤,间或我那不健康的躯壳,迫使这个伟大的事业早早夭折,去马克思那里探求共产主义了。
单调的假期,决定了我单调吃喝,单调玩耍,从而大脑也变得单调。什么腊肠爆肚酱牛肉,什么菌菇虾仁皮蛋粥,都灌进了肠胃。而脑子里,除了伏羲八卦、文王64卦和孔子的《十翼》的名称外,没有可口的窖藏。哀叹。这脑子的长进总是不及我们镇零售业的厚积薄发,与我脸上若雨后春笋的青春痘。
《终结者》还有十多分钟,但下课了。
学校的微机室室如其名,很“微”也很“危”,数量少而且不过关,今天硬件出问题明天网络出问题。
多媒体教室的网络没问题,就是网速不够,往往画面转换不到半分钟就得卡一次,遇到网络忙更是几秒一卡。这一卡就让刚营造好的氛围瞬间消失,大家齐声短叹,十分影响情绪。并且一个半小时的电影,经这么一折腾就得拉出三节课的阵容,可谓一波三折。下一次看电影时已然将上一次看的内容忘得差不多,只知道对着影象里美国人的高科技一阵赞叹。
老实说,我还挺喜欢好莱坞大片的,无聊的时候尤其如此。无奈笔者无聊的时候特别多,所以对多数大片是来者不拒。美国的电影有几大卖点: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场面,层出不穷的迷云,应接不暇的高科技,以及有点儿童不宜的部分。想想美国电影在中国的发展也可谓一波三折。初来乍到,由于中国人的相对保守而受到冷眼;不久,受到初具世界眼光的年轻人的追捧;继而,受到大众的普遍欣赏;前不久,因暴力及色情内容和“辱华”等原因受到广泛批评和抵制;最近,好莱坞电影又席卷中国各大影院。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其实和中国自身的发展基本一致。对于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闪远,确定不会有害之后再慢慢靠近。好奇的人因此发现了一项新的生活内容,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过完了瘾,人们就会慢慢反思这东西会不会有潜在危险。最后,多数的人还是会继续过瘾。
喜欢这些片子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宏大的构思和精妙的推理。至于场面的宏大,其实是次要的。但我们国家的大导演限于能力有限,只好拼命把场面搞得宏大,把钱死命砸在布景和宣传上。对于真正重要的情节和言语演技上的问题则跳过,结果往往是观众看到众星云集场面恢弘,偏偏整个故事烂俗无趣。这也就是我们的电影多数赔钱的原因。
至于“辱华”,我只能说我们的观众分不清什么叫虚构什么叫现实。你可以过得人生如戏,但别以为戏如人生。当然,这些人也可以去拍电影辱美,没有钱的话就写小说,把美国写得破烂不堪。但请记住,做人要强悍,你要做就要做得让美国人看到并咬牙切齿,别费了半天劲就自己一个人在那儿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