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客观事物中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一切矛盾都以一定的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个性中存在共性,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我们在管理中,在生活中要活用毛泽东思想。比如在公司内部,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都存在着矛盾。我们要善于化解矛盾,在斗争中引导矛盾向好的方面发展。比如公司推行的绩效考核政策,
让员工在竞争中比赛,在比赛中提高。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提升部门和公司的竞争力。
六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毛泽东说:“在矛盾的斗争性的问题中,包含着对抗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相同。有些矛盾具有公开的对抗性,有些矛盾则不是这样。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盾是由原来还非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则由原来是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非对抗性的。”我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回顾文革历史,犹记得当年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情形。记得毛主席三个世界划分的英明论断等等,提出这样的论断,就是为了区分矛盾的性质,就是为了分清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避免矛盾的扩大化和对抗的损失。具讽刺意义的是:毛主席一生英明,却在文革中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与林彪、江青反党集团有关)。
同样在工厂管理中也要提前预防对抗性矛盾的发生:2008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一蹶不振,企业大批倒闭(世界性的,甚至于出现了像冰岛这样的国家破产),2009年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为了避免员工的大批流失并留住优秀的员工,陈总及时提出了为每个员工增加300元工资的决定,这需要何等的气魄呀。这也再次显示了陈总的高瞻远瞩,显示了陈总的优秀企业家素质。
伟人大作,自忖本人不能妄加评论。但借鉴经验,亦无不可。因水平有限,点滴感想具笔端。写到这里,暂时挂笔,有待陈总指点,还望陈总不吝赐教,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