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教研工作计划(6)
加强三方面研究工作,一是注重研究小学与初中、初中必修课程与选修(选学)课程的教学衔接问题;二是注重研究义务教育(初中)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与中考改革、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要求与高中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具体细化、新高考方案与高中毕业班新课程教学和复习对策;三是注重研究教研机制与多元校本教研活动的创新、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教学凸显问题与解决方法和途径、新课程实施中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认真做好四项重点教研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校为本的多元教研制度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继续深化义务教育(初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二是加强初中毕业班教学研究与指导工作;三是加强课题研究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四是加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常规管理和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
三、工作措施
中学教科研工作坚持以“点上指导、片区拓展、学科深入、全面推进”的工作策略,努力实现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开展多元校本教研活动,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继续以基础教育改革为中心,完善多元校本教研制度,以农村学校课程实施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开展扎实有效的研究、指导和服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1.继续坚持教研员下片挂钩制度,增强片区教科研工作责任制。教研员每周定期下校调研,指导和督促基层学校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及时协调和帮助解决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组织和参与片区教研组集体备课,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教学案例评析和教学反思等活动,促进基层学校良好教研风气的形成和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2.继续加强“三级教研网络”建设和教科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本学期初各教研片区要调整充实教研片区领导组和片中心教研组,及时召开会议,制定片区、学校教科研计划,制定教科研激励机制,建立教科研活动签到考勤制度,考勤有专人负责(举办教研活动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或下片教研员),定时报送所在学校,并纳入各校日常考勤,切实加强对片区教研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管理。
3.发挥基地校示范辐射和学科带头人专业引领作用。各教研片区要充分挖掘教研资源,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开展结对子活动,片区中心校、基地校要先行先试,举行教学开放周活动,为兄弟学校提供优质的教研资源,充分发挥中心校、基地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校际组、学科指导成员要举行专题讲座、教学示范课等,完善学科带头人落实“四个一”的考核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通过基地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和校际组、学科指导组的专业引领作用,推动片区教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增强片区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巩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推进高中新课程实施进程。初中各片区、学校应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做好初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调研和推介。本学期着重抓好以下活动:①继续开展 “同上一节课”和“同课异构”的教学交流活动;②优秀教师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③举行小学与初中教育教学衔接专题研讨活动;④召开初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经验交流会和成果展示活动。
5.开展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案例和优秀课件评选等活动,举行新课程经验交流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