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学活动反思

时间: 02-09 作者:高娟 栏目:反思
大班教学活动反思一:大班数学活动反思

大班数学中“口述应用题”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贯彻逻辑思维训练的原则。并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应用题都是有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方面组成的。情节和数量组成一道口述应用题的结构框架。幼儿要解答口述应用题,必须对题的情节和数量进行分析,了解构成要素的概貌,然后才能解答。这也就是口述应用题所必须进行的结构训练。

情景一:

出示图片

师:草地上原来有几只兔子?又来了几只兔子

幼:草地上原来有2只兔子,又来了3只兔子

师:那老师想用加法来计算,应该问一个什么问题?

幼: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兔子?

师:这几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哪两个已知数?最后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分析:草地,兔子是非常接近幼儿的生活,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兴趣,引起他们的联想。

这样幼儿的思维闸门也就打开了。接着把“原来有2只兔子。又来了3只兔子”这样一个数量关系,寓于结构,容于情节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理解道理。

反思:口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算法是隐含在情节中,而情节又由多个客观要素构成,只有引导幼儿 分析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选择方法,得出答案。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不 仅可以使幼儿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

既然是口述应用题,那么读题也就是训练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是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的。

情景二:

出示图片

师:看看这张图片上讲的是什么事情呢?

教师操作卡片

幼:河边原来有4只红蝴蝶,又飞来了2只黄蝴蝶。

师:请你来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幼:河边原来有4只红蝴蝶,又飞来了2只黄蝴蝶,河边一共有飞来几只蝴蝶?

教师把幼儿的题目重新念一遍

请幼儿把题目跟念一遍。

提问幼儿:“原来有几只”,“又来几只”“一共有几只”等概念。

分析:在读题时,教师

口齿要清楚,速度要适中,先进行 初读,使幼儿对题目形成一个总的初步的印像,能说出题目说了一件什么事;其次,再进行强化, 使幼儿在头脑中把题目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理解它们,能说出题中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突出主要信息; 最后使幼儿能把信息综合起来,在头脑中把题目的各部分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反思:要素、数据和问题寓于口述应用题的情节中,情节蕴含着数据和问题的关系。读题的过程就是在整体中认 识部分,在理解部分的基础上把握整体。

在最后把应用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又把教学问题转化为算式。

案例三:

师:那河边一共有几只蝴蝶呢?

幼:6只。

教师把蝴蝶拿下来进行演示。

师:对了,那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算的呢?

幼,是用加法。

师:那用算式题目表示该怎么写呢?

幼:4+2=6

师:你说的真棒,答对了!

分析:在幼儿回答出问题以后,老师把相应的图片来进行演示,使幼儿看到了两个数的合并过程,又看到了合并的结果。具体了理解了加法的含义,也就将具体的情节转化成了数学问题,最后转化成了算式。

反思:转化的本身是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实现转化,既能促进幼儿把握数量关系的实质,又培 养了幼儿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要求。 转化训练,一方面是符合幼儿思维的水平和特点,另一方面要让幼儿参与转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幼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