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训心得体会(3)

时间: 02-05 作者:宋生超 栏目:心得体会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的很多。从其他教师身上发现了好多闪光的东西,值得自己去学习。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注意多多改正,进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校本研训心得体会三:校本研训心得体会(1291字)

教师成长的关键是任职后的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中,校本培训有其特殊的意义:校本培训更多以教育现实问题为着眼点,兼顾全体教师,有利于在实践中训练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可以在校内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培训。校本研训,应该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准研训内容,做活研训的形式,抓实研训保障。

一、确准研训的内容

作为学校,首先要考虑研训内容是否教师之所需。本学年根据目前我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首先努力确准研训的内容,为教师的工作需要打“前哨”。

1.根据区教育局“改进学教方式,促进有效教学”的精神,我们开展“借微格教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的系列研训。

2.针对班班已经配备电子白板这一新的教学设备,我校进行电子白板使用的专题系列培训。

二、做活研训的形式

1.课题驱动式:申报省教科规划课题《借微格教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制订了详细的研究方案。邀请湖师院的专家,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微格教室使用的培训。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安排组内研讨课,在微格教室内上课;课后,依据各个不同角度的全程视频录像,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诊断,从而促改进教学,逐步改进学教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组成员汇总此项研训的相关资料。

2.专题研讨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培训,先通过视频让全体教师了解白板的有关使用知识,再由校内教师讲座,教师练习上课使用;然后进行沙龙式的培训:教师们坐在一起,相互探讨,反馈困惑,由信息技术教师进行难点解疑。

3.教研共同体式:改变以往“师徒结对”式的教师专业成长互助方式,建立“教研共同体”。“教研共同体”较之以前的“师徒”模式,开阔了视野,能从多种角度理解知识和看待问题,可以在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争论中激发智慧和灵感。“三人行必有我师”,能使个人在与他人的研讨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从其他团队成员身上学到好的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和技能、方法。“教研共同体”中的成员已不再是单独的一个人,而成为承担整体学习使命的团队成员,并从团队中获得接纳感、安全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动力源泉真正来自内心的需求。成员之间以共同的愿景为目标,共享学习资源,互帮互助,成为不可分割的学习共同体。显然,在这样的教研共同体之中,学习的成果必将大大超过个体学习者的总和,而且能使每一个成员在教研共同体中最充分地施展自身的优势潜能,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做实研训保障

学年初由教科室牵头,学校各科室参加,进行年度校本研训计划的讨论,确定研训主题、人员形式及评价等。

1.研训时间保障:确定各研训主题的具体实施时间,由校长室检查监督研训时间是否得以确保,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调。

2.研训评价保障:学校制订较为完善的研训评价机制,建立每位教师的校本研训学籍库,每次研训,加强对参训教师的登记管理,确保全员参加。根据区研训中心的审核,学校给每位教师进行学时申报,并与校教师绩效考核挂钩。

作为学校,应该明确:造就雄厚不竭的教师资源靠的就是务实、不懈的校本研训。同时,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动员全体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投入到校本研训中去。校本研训成功与否,应当看是否实现了全体教师的主动参与。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