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于丹庄子心得
庄周是道家。庄周不是一般人,要学习的。先看看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看视频是效率比较高的学习方式。而且庄子本身就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寓教于乐,让人听的不瞌睡。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一集:庄子何其人
思想纲要:
1,真正能挡住人心的是他最看重的标准。一个仁人义士不怕物质贫困,而怕精神的潦倒。
2,被名利在前面吸引会陷入无事忙的人生境界。
3,豁达是人解脱的前提。
4,看破名利,不惧生死,是大境界!
5,担当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超越是我们的生命境界。儒教讲究社会但当,道教讲究生命的飞越。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二集:境界有大小
1,真正的逍遥使无羁无绊的。
2,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大眼光,就会抓住眼前的每一个机遇。
3,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这里有个栎树的故事,说一个栎树长的很大,被人说的很无用。栎树晚上托梦给说他无用的人说,我因为无用所以活了下来,所以做了社神。看看那些让人喜欢的果木吧,每年都被人们折断它们的筋骨和抢走它们的儿女。
无论你长到什么规格,总会有一种低廉的有用价值观来评价你,把你雕琢成不同的器皿。例如从木桩到房梁到棺椁。要是你长大特别大的时候,人们不会把你当做木头使用了,把你当做神看。
真正做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4,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杜甫的《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好一个为谁雄,不就是为自己的心称雄吗?
5,把恩恩怨怨看小去,把自主的灵魂放到无限大。觉悟是一种大境界。觉悟就是看见自己的心灵。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三集:感悟与超越
1,人能够看清楚目的和方向是不容易的。往往走着走着就忘记了。正如黎巴嫩作家纪伯伦说的,“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我们为何而出发”。
2,只有用心才能从细节里获得知识和感悟。
3,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谚语:冠军总是跑在掌声之前。
4,经历和感悟决定了你的眼界。
5,人格、理想的支点是依于仁,游于艺。
6,感到心理失衡,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7,同样的道理、感悟在不同人会有高低上下之分。
本集其他的观点:
a:对名和利的理解。名为实之宾。对于利“鼠以饮河,果腹而已”。
b:满上的鲜草,只不过是饲料而已。意思是有些人看不见什么是春天,什么是美丽。
c:人只有低下头才能看得穿名和利。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四集:认识你自己
1,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有人。要顺应自然,勿以人养养鸟。
2,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自己的赤子之心。
3,在我们成长中一定有某种潜能,从没被开发出来。
4,你必须亲自去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渔王教育孩子的失败就是因为他的孩子从来没有任何教训,所以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5,对自己的评估,只有内心能做出准确的回答。扁鹊给自己排第三名。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五集:本性和物性
1,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就可以构成天地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