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5)
3、社会实践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单靠在校园的教育和引导是难以奏效的,然而,如果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社会和实践,使大学生可以认识国情、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实现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是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和形式,有助于问题、矛盾的认识和解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办法。有过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往往在步入职场后,大多可以快速适应和转型,这样也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角色转换的过渡时间,通过小目标的达成树立了自信与信心,更快更准地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行动起来吧,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们是幸福的,你们可以享受到科技、网络带来的广泛的学习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践的途径和方式方法越来越多,广阔的沟通与交流平台也为大学生的进步提供了捷径。希望大家珍惜身边的一切机会,不断提升自我职业素养,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
高校作为大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承担了促进和帮助大学生打好扎实的职业素养基础的重任。同时,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可塑性很强,大学阶段是良好职业素养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要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规划并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1 职业素养的概念及内涵界定
目前对职业素养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伍大勇为代表的观点,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执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
另一种以杨祖勇为代表的观点,将职业素养定义为:劳动者对社会职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指劳动者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在职业生涯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 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认识到了人才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把目光锁定在高校毕业生,把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储备。然而,现实并不能让人满意,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很多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应该是坐办公室的白领,更甚者认为自己到了单位至少应该是中层干部,缺乏从基层干起的意识和勇气。同时,连年扩招和大学生理想化色彩浓厚的择业观,再加上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直接导致了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故而经常会出现了“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现象。究其原因,在大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从短期来看,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成功,有助于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这一目标要求培养的大学生要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要。这也就是要求大学生毕业之时要具备社会需要较高的职业素养要求,那么高校教育就要努力使大学生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责无旁贷的要肩负起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实施有力。通过引导在校生在大学期间认识到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参加各类活动,积极主动锻炼德智体美,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毕业就业时才能成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