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8)
时间: 09-09
作者:罗亮
栏目:方案
3、政教处和团委将根据各年级组上报的社会实践登记表、记录表、事迹材料、实践照片、优秀社会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论文和稿件等材料,在3月中旬评定出校级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并从各年级组推选出的10%先进个人中评选出校级先进个人,评选结果计入班级考核。
4、特色成果展示。开学后,各班把优秀社会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论文、照片等材料由年级组汇总后交到政教处,总结形成特色研究成果,丰富校本课程,并进行展示。
方案四: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我省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现就加强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的和原则
(一)、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树立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学会交往、承受挫折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的统一,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三)、坚持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实际问题的兴趣,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充足的时间和必备的条件。
(四)、坚持指导性原则:教师应教给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鉴别、研究和发展。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
(五)、坚持时代性原则:实践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突出人文、科技、国防、环保等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六)、坚持安全性原则:保证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指定专人负责。教师和家长(监护人)要教给学生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实践基地和单位在保证设施安全的基础上,向学生讲清与实践内容相关的操作程序,安全制度,培养学生安全生产和操作的意识。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按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精神解决处理。
(七)、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和生产劳动等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努力应用书本知识为农村和农业服务。
二、多渠道建立各种社会实践场所
(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发各种资源,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要主动与学校所在地的工厂、农村、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取得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一个相对固定,便于学生开展活动的社会实践联系点。
(二)、要统筹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的学生社会实践场所,并调整部分资金用于社会实践场所的建设和维护。
(三)、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学校布局调整中调出的空地、校舍以及农村劳动实践基地的扩建改造,建立具有一定规模便于学生集中开展综合性活动的社会实践基地。在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德育教育基地的作用。
三、加强领导和管理
4、特色成果展示。开学后,各班把优秀社会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论文、照片等材料由年级组汇总后交到政教处,总结形成特色研究成果,丰富校本课程,并进行展示。
方案四: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我省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现就加强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的和原则
(一)、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树立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学会交往、承受挫折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的统一,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三)、坚持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实际问题的兴趣,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充足的时间和必备的条件。
(四)、坚持指导性原则:教师应教给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鉴别、研究和发展。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
(五)、坚持时代性原则:实践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突出人文、科技、国防、环保等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六)、坚持安全性原则:保证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指定专人负责。教师和家长(监护人)要教给学生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实践基地和单位在保证设施安全的基础上,向学生讲清与实践内容相关的操作程序,安全制度,培养学生安全生产和操作的意识。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按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精神解决处理。
(七)、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和生产劳动等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努力应用书本知识为农村和农业服务。
二、多渠道建立各种社会实践场所
(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发各种资源,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要主动与学校所在地的工厂、农村、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取得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一个相对固定,便于学生开展活动的社会实践联系点。
(二)、要统筹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的学生社会实践场所,并调整部分资金用于社会实践场所的建设和维护。
(三)、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学校布局调整中调出的空地、校舍以及农村劳动实践基地的扩建改造,建立具有一定规模便于学生集中开展综合性活动的社会实践基地。在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德育教育基地的作用。
三、加强领导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