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第三次思想汇报
时间: 09-19
作者:刘志雯
栏目:思想汇报
汇报一:入党第三次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在党校培训即将结业之际,经过班主任的精心安排,我们第十六期党校成员集体参观了王稼祥纪念馆。瞻仰这位致力为解放全中国实现民族复兴而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先辈,让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入党积极分子,在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有担负起建设伟大祖国神圣使命的觉悟。
下午2点,迎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王稼祥纪念馆,经过班委简单的组织并在王稼祥全身铜像前合影留念,我们便在展馆志愿者的讲解下开始逐步深入王稼祥生活的年代,以此来了解和缅怀这位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
王稼祥纪念园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十一中校园内,这儿是王稼祥就读芜湖圣雅阁中学高中部的旧址,后来由于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被开除,辗转到上海大学附中和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于1928年由共青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苏联学习期间,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有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因没有参加过党内的实际工作,他曾拥护过王明的教条主义见解。不过,身为一个党员,他为人正派,鄙视并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这是值得当代党员深入学习的,对于我们新时期的入党积极分子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回国后,曾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党报委员会秘书长、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委副主席和外交人民委员等重要职务。接着王稼祥便遭受伤病,并忍受巨大的伤痛,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即遵义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时提出要毛泽东担任党和红军的领导,这关键一票对确立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起了重大作用,会后,他还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指挥红军全军行动。抗日战争时期,他转赴莫斯科治伤并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后来回国又陆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东北局城工部长等职务。194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王稼祥开始担任新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后又回国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自长征前生病后的几十年间,王稼祥总是在腹部带着热水袋工作,这需要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这种艰苦正如讲解员所说,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出的国际斗争中不要四面树敌的这一观点,被污蔑为三和一少的投降主义路线,生活和外交方面遭受严重迫害,最终在忧心国家将要再一次遭受灾难的惆怅中逝世。
王稼祥同他在中山大学的同学王明不同,他有许多关于国家和人民的宝贵思想,他也在始终以身作则,始终从中国的立场考虑国际问题,面向世界时又总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邓小平评价王稼祥时说,他有很高的世界眼光,能够站在世界的高度,反复比较和思考中国的实际,以此来处理国内问题,对待国际问题却又能处处考虑到中国的利益。这种思想是很具有前瞻性的,当代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新变化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汲取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综合对待国际国内的关系来处理国内事务的思想与王稼祥提出的处理国内问题有世界眼光,对待国际问题又能考虑到中国利益的真知灼见不谋而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在致力于不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早在反围剿斗争时期,王稼祥开始感到从莫斯科来的德籍顾问李德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没有把指挥方法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而是完全按苏联的那套条令组织红军作战,不切实际的瞎指挥,因而对当时被排斥的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产生了敬仰之情。红军长征开始后不久,王稼祥便向毛泽东坦率地表示:这样下去不行,应该让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德籍顾问李德等人轰下台!于是才有了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这个会议是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不仅是使党在毛泽东领导下终于转危为安,而且使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得以保留,并在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开辟了我们党自身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
敬爱的党组织:
在党校培训即将结业之际,经过班主任的精心安排,我们第十六期党校成员集体参观了王稼祥纪念馆。瞻仰这位致力为解放全中国实现民族复兴而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先辈,让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入党积极分子,在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有担负起建设伟大祖国神圣使命的觉悟。
下午2点,迎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王稼祥纪念馆,经过班委简单的组织并在王稼祥全身铜像前合影留念,我们便在展馆志愿者的讲解下开始逐步深入王稼祥生活的年代,以此来了解和缅怀这位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
王稼祥纪念园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十一中校园内,这儿是王稼祥就读芜湖圣雅阁中学高中部的旧址,后来由于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被开除,辗转到上海大学附中和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于1928年由共青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苏联学习期间,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有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因没有参加过党内的实际工作,他曾拥护过王明的教条主义见解。不过,身为一个党员,他为人正派,鄙视并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这是值得当代党员深入学习的,对于我们新时期的入党积极分子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回国后,曾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党报委员会秘书长、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委副主席和外交人民委员等重要职务。接着王稼祥便遭受伤病,并忍受巨大的伤痛,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即遵义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时提出要毛泽东担任党和红军的领导,这关键一票对确立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起了重大作用,会后,他还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指挥红军全军行动。抗日战争时期,他转赴莫斯科治伤并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后来回国又陆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东北局城工部长等职务。1949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王稼祥开始担任新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后又回国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自长征前生病后的几十年间,王稼祥总是在腹部带着热水袋工作,这需要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这种艰苦正如讲解员所说,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出的国际斗争中不要四面树敌的这一观点,被污蔑为三和一少的投降主义路线,生活和外交方面遭受严重迫害,最终在忧心国家将要再一次遭受灾难的惆怅中逝世。
王稼祥同他在中山大学的同学王明不同,他有许多关于国家和人民的宝贵思想,他也在始终以身作则,始终从中国的立场考虑国际问题,面向世界时又总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邓小平评价王稼祥时说,他有很高的世界眼光,能够站在世界的高度,反复比较和思考中国的实际,以此来处理国内问题,对待国际问题却又能处处考虑到中国的利益。这种思想是很具有前瞻性的,当代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新变化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汲取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综合对待国际国内的关系来处理国内事务的思想与王稼祥提出的处理国内问题有世界眼光,对待国际问题又能考虑到中国利益的真知灼见不谋而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在致力于不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早在反围剿斗争时期,王稼祥开始感到从莫斯科来的德籍顾问李德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没有把指挥方法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而是完全按苏联的那套条令组织红军作战,不切实际的瞎指挥,因而对当时被排斥的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产生了敬仰之情。红军长征开始后不久,王稼祥便向毛泽东坦率地表示:这样下去不行,应该让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德籍顾问李德等人轰下台!于是才有了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这个会议是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不仅是使党在毛泽东领导下终于转危为安,而且使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得以保留,并在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开辟了我们党自身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