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教学反思(2)

时间: 07-03 作者:王永斐 栏目:反思

接着,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投影上的一些的图形的一周指的是什么?通过学生这样不断地指,去认识和理解必须是由起点到终点,也就是由起点回到起点,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概括概念。然后通过指一指,画一画,看一看,摸一摸等数学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周长的含义。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些有难度的练习,出示了很多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观察,通过不停地说和指,知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周长。

最后设计了一些周长的计算。其实也是对周长定义的巩固。该课时的教学从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课堂参与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不过在时间的安排上还可以安排多一点的内容,把时间把握得更加紧凑一点。

但是在学生动手测量树叶的周长时,由于在进行测量之前缺少对学生方法选择的引导,我发现学生对测量方法的选择很随意,不能较准确的测出叶子的周长,如果在测量之前加上个“你打算怎样来测量?”问题的探讨,也许孩子们完成的会更好一些。


反思三:周长教学反思

“学贵有思,思源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疑问是开启一个人的智慧之门,也是开启一堂好课的窗户,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好这扇门窗,使得教学变得更加晶莹透亮。  

周长是几何概念的起使内容,要真正教学好概念教学。 首先,应该充分把握好概念的内涵,真正理解概念。在初备课时,我就遇到了以下几点疑惑:  

一、对于概念的中可否要“围”字。  

书上是这样说的,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看到这样的一个定义,我就在想,不是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吗?为什么还要加一个围字,从书中的例子当中“ 桌布一周的长度是桌子的周长;树桩面一周的长度是树桩面的周长”可以看出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二、这个围字如果要,又该如何理解“围”字  

围是靠边紧贴着围,还是就在图形上最边上的那条线上围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查阅了一些其他版本(人教版、北师大版)和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关于此方面的内容,知道了人教版是这样来定义周长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北师大版是这样定义周长的:沿图形的边线画绕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结合这些教材的定义及查阅资料,我就可以对比理解周长的概念了。如果人教版是这样定义“封闭图形“,从这里就可以说明,周长是物体本身的特性,是图形本身所具有的,是他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而围字,感觉就有一个外化的过程,感觉不是他本身所具有的是围出来的,针对这个问题我就请教的数学组 姜 老师、 张 老师、 徐 老师等,通过他们的帮助,我理解了,这个围,是一个动词,是对测量周长的一个方法的指导,更加突出把周长概念的外化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明白了“围”字在西师版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过程来编排的意图后,接着,又开始着眼思考我的第二个疑惑,——围到底如何来围。是贴着边线来围,还是就在边线上来围,根据资料的查找和请教其他老师的帮助,我明白了,其实这些都是可以的,在这里可以在小学阶段不用给学生说这么细,这里的不同就在于对周长精确上的影响。  

在深刻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后,我也就对我的教学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设计了。首先,我让学生先欣赏动画(小蚂蚁饶树叶走一周、小火车饶轨道跑一圈等)让学生初步从感官上感知一周,然后我又设计了拿出本班原来的照片,让学生试着对刚才一周的理解,来描一描照片的一周,使学生动手感知一周,并让学生在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一周,为对周长的理解做好准备。紧接着,带着学生对一周的理解,我直接就揭示了周长的定义:像这样围图型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接着我在对学生初步理解周长什么的基础上,给学生以抽象,添加实物表象,顺势说明,刚才小蚂蚁围树叶爬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霓虹灯围心形图跑一圈的长度就是新形图的周长,再让学生像老师这样来描述一下其他两个图形的周长指什么?目的在于通过这样说学生自己对周长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接着,我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找生活中的周长,让学生在感受周长与生活联系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最后,我设计了描一描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把周长的表象建立,并在反例辨析中理解“封闭”图形才有周长,最后通过量一量,更加深刻的理解周长的含义,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  测量周长的一些方法。最后,通过两道思考题,来发善学生的思维。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