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教学反思

时间: 07-29 作者:杨沛然 栏目:反思
反思一:梯形教学反思

对于梯形这一节内容重点内容应该放在辅助线的添加上面,对于基本的概念画图在图形当中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即可,这是因为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梯形的相关定义。对于梯形的辅助线的添加,重点是前三种方法1.平移一腰2.作双高3.平移对角线。在这三种方法中学生感觉难度较大的是平移对角线,在平移对角线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平行和角度,会出现平行四边形;有时候还会出现直角三角形,此时就要应用直角三角形的一些性质,例如:直角三角形中,30°角多对的边为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等。我们可以把提醒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的面积,出现等积变换。

对于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时间很紧张,学生练习的时间很少。因此这方面还需要好好地把握时间。


反思二:梯形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是八年级几何第二十一章第三节梯形的第一堂课,在等腰梯形之前。梯形问题最关键的是辅助线的合理添加,学生初步接触梯形,如何使他们能够自己积极主动探索突破这一难点,是我这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节课重点围绕“如何合理添加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一主题展开,先通过“预习-评价报告”使学生对梯形概念、图形的转化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让他们感觉新知识并不陌生。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主地参与讨论和分析问题,并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最终得出结论。不仅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分享与合作、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在教学中,我先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图形引出梯形的定义,并由学生介绍梯形的有关概念。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时,通常会通过添加辅助线转化为三角形, 那么我们能否将梯形通过合理添加辅助线,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图形?(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学生展示自己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并说明辅助线添加后将梯形转化为怎样的图形)
  
在例题处理上, 我以题组训练的方式出现。从学生熟悉的一个图形出发,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对该题目的分析和证明,老师在中间又可以把相关的基本知识点做些复习和回顾。在熟悉图形的基础上,注重图形中所隐含的其它结论。让学生学会不要用孤立的眼光去看一道题,而是要学会去观察出结论之间的相互联系,能用联系的眼光去解决新的问题。这是几何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本节课的练习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思维跳跃的部分。进行几何题基本条件的变更,及一题的多种添加辅助线方法证明,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同时也在告知学生:几何的学习是永无止尽的,希望同学们学习几何不要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道道题,而是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上完课后,我发觉自己在教学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整节课给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多,基本上是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的思路总是跟着老师走,他们自己才能的发挥被抑制了。
  
上课过程中,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显得比较急躁。如在例题2教学时时,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时间思考,反而是自己给出了证明方法。这是不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其实在上课时,有同学已经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而作为老师我却忽视了。
  
而且提问学生数不到班级一半,学生的回答稍不完整就立即补充,讲得过多。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