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生物国培心得体会(5)
时间: 07-22
作者:吴灵芝
栏目:心得体会
⑤专门创设机会让学生更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
(3) 上课:上课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教学设计是一个预想,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时学生的提问会激发出教师的灵感。我认为教学实在是一 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要准备的应该有教学目标,为达教学目标所准备的教学资料、素材,以及想好组织形式,精心设计关键性的提问。而在课上会是怎样的 呢?一节课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和调控下进行,但学生是活物,他们的思维不一定总像你预想的那样,因此教学不是死的,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应变的,因此教 师教学能力教学功底的深厚就体现在的课堂上,在课堂上暴露学生的想法,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以便教师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这也是有些教师所描述的课的生成 性。备课远不是教学的全部。所以课后的后记就显得重要。
3、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 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 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基于此, 本次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 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 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 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即为典型),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 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 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 征。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 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